大学老师属于什么编制?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1-09-29
展开全部
  
  教师不是公务员,编制、工资体系都跟公务员不一样。教师的编制叫做事业编制,公务员的编制则叫做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对应的就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按照收支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三种:国家全额补助单位、国家差额补助单位、自收自支单位。
  大学一般属于差额补助单位,部分由国家出资,部分则由学校自身收入填补。而公务员的工资都是由国家全额出资的,升职标准、职称评定都跟事业单位不同。
  扩展资料
  虽然老师的工作也很稳定,但是跟公务员属于两个体系。如果是为了公务员的稳定编制,参加每年的国考和省考才是成功率最高最普遍的方式。
  《公务员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按照上述规定,是否属于公务员,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职
  即依法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他不是为自己工作,也不是为某个私人的企业或者组织工作或者服务。这里所依的“法”,是广义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仅以履行公职为标准,还不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有一些在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他们从事的也是公务活动,但并未纳入国家的行政编制序列,因而不能认定为公务员。必须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序列、履行公职的人员。
  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也就是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务员属于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但并不是财政供养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学校的老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虽然由国家负担其工资福利,但不属于公务员,因为他们不具备另外两个条件。
来自普陀山走心的墨西哥狼
2021-09-29 · TA获得超过4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6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1、大学教师编制只有2种,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
2、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
3、民办大学是没有编制的,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
4、编制都是需要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单位等获得财政拨款的单位的岗位才是编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有料的知识分享
2021-09-29 · TA获得超过8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3万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的正解是:公办大学才有编制,属于事业单位编。

先来看一下大学的性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 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由于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大学的这一根本特征决定了大学是一个高度分权的有机体,它既是“高度分权”的,以学术权力为基础,又是一个“有机体”,在“高度分权”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公办大学里的事业编无一例外属于差额拨款事业编,其中,教师工资国定部分由财政负担,津补贴、课时费等由学校自行承担。

说起事业单位编制的种类,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后,事业单位分为了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即: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互联网潮流
2022-03-25 · 互联网运营管理
互联网潮流
互联网运营管理
采纳数:2410 获赞数:4005
6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精通网站布局、搜索引擎优化、自媒体运营。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要看大学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如果是公办大学的话,那么就是教师编属于事业编,但是如果是民办大学的话,一般是没有编制的,只是私企员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囟古风

2021-09-29 · TA获得超过16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33
采纳率:49%
帮助的人:164万
展开全部
大学属于公益性服务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大学教师当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