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被自己的天敌吃掉,生物会不会进化得越来越难吃呢?
大实话:生物进化更多是随机性的,而不是规避捕食者的口味。
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会以为自己喜欢吃什么东西是自己决定的,如果你也这样想,那这篇文章一定是你不能错过的事情。在解释这句话之前,我们必须得真实地认识到一个观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我们的饮食习惯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出生地决定的,而不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当然,后天的一些饮食习惯或者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让我们形成新的饮食习惯,但是,本质上来说,我们喜欢吃什么是一个有条件筛选的结果,而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列举一个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的体验:
比如说,让你连续几天,顿顿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可能你一开始还比较喜欢吃;但是,吃了一段时间后,再吃青菜就会感觉,青菜要比这些山珍海味更好吃,对吧?同理,如果说一个人长时间吃素,那么在吃肉的时候同样也会感觉肉比素更好吃。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刨除制作工艺的区别,到底是肉好吃,还是素好吃?所以,你会发现,捕食者来说,其实根本不存在好吃或者不好吃的区别,而是能不能吃,吃不吃得到,有没有的吃的区别。并且,从现实角度来说,除了一些水果和蔬菜是不需要二次加工食用的,对于大部分食物来说,生吃都是很难吃的。
但是,对于心灵手巧的人类来说,你难吃不要紧,我把各种单独吃都很难吃的东西打撇起来,加热、炒熟,又是一盘美味。生猪肉难吃吧?茴香、八角、陈皮这些单独让你吃你也吃不下去吧?但是,稍微操作一下,回锅肉,红烧肉就出来了。那你说,如果把你放在这些材料的立场来说,你已经进化得够难吃了,但是,是否逃过了捕食者的嘴巴呢?
所以说,生物是不会这样进化的,因为本质来说它不知道自己的口感是否会被捕食者喜欢。
当然,生物进化现在大部分人认为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但是,本质上来说,生物的进化更多是随机性为前提,也就是生物学上的稳定性与突变。稳定性是保持物种存活,而随机性则是保证物种不确定性的进化,这些进化有的更能适应环境,有的则无法适应环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