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封建论》,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什么情景?
这篇文章主要是将封建制(即分封制、分封建国)与郡邑制(即郡县制)相比,论证封建制是过时的制度;同时,以此表达作者的政治观与历史观:论述分封建国这种制度,而作者主要是为了陈述封建制的利弊、来说明郡县制的好处。
对古代社会分封制细致的分析
柳宗元在对古代社会分封制作了细致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他严厉地抨击了封建藩镇的割据局面,抨击了封建社会“世食禄邑”和“不肖居上,贤者居下”的不合理现象,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为先进和优越,同时对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及其过失作了客观的评价。
全文立意超群,笔锋犀利,论据充足,论证雄辩,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同类论着,对我国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的争论作出了正确结论。就连一贯对柳宗元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倾向持否定态度的苏轼也不得不说:“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封建论》出于圣人的本意
《封建论》首先提出,封建制的建立,不是出于圣人的本意,而是迫于“势”,即形势。这形势是政治形势。柳宗元所说的圣人,不是儒家所尊崇的孔子那样的圣人,那时儒家还没有出现。他说的是“古圣王”,指尧、舜、禹、汤、文、武,他统称为圣人,也即周以前及周初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王。古圣王依靠封建制维护统治的权力,没有诸侯的拥戴,他们坐不稳王位。
所以他们赞成封建制,完全出于私心,《封建论》指出他们是“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但是,诸侯各霸一方,分享统治权力,而且日趋强大,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成为古圣王的直接威胁。这时封建制又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虽欲去之而力有不逮。所以文章一再强调,三次提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