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句子成分的定义、修改病句50条?
2021-03-28
展开全部
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的。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叶”,就是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4、重复罗嗦。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二、修改病句。
1、 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 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 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 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 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 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 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 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
9、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的。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叶”,就是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4、重复罗嗦。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二、修改病句。
1、 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 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 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 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 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 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 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 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
9、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