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协主席姜昆赞美郭德纲,认同德云社,10年恩怨为何难化解?
相声的属性就是个地摊文化,街边,澡堂,茶馆擦浑打科逗乐的玩意。一个说相声的当了个主席他也以为真的登了大雅之堂,反而忘记自己原来是干什么的了。
我认为姜昆和郭德纲没有个人恩怨,当初郭德纲第一个获奖作品姜昆是评委,姜昆做为曲协主席对德云社的发展提出意见很正常,这不仅是艺术上的切磋,也是政治上的要求,一味迎合观众的部分低级趣味虽然有了票房但不是正确的方向。
先 搞笑 吧,不 搞笑 那就太 搞笑 了[哈欠]
这个问题十分矛盾,即然认可又不能化解尴尬的很。我喜欢德云社因为里面有我关注而不舍的人,除了郭于还有那麽多的腕儿们,本人想想又觉得自己目前最关爱的角儿张云雷。
至于姜昆老师与德云社相声天团的矛头由来以久,所以我不关心姜昆老师瞧得上德云社否,我只看到郭先生不受左右而一心搞好的社团飞速发展和壮大,为灾区捐款捐车(999),自食其力是百姓所需。
同时也愿意姜昆老师放下“主席”的架子,与德云社共同把相声事业推向新高度。看大局观前景,一心扑在相声的发展中才是我和喜欢相声的观众们愿意看到的,姜昆老师都70岁了,必须知道相声发展所在。
既然大势所趋,何不顺水推舟?
不管是曲协,还是文联、书协,我一直就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
潜规则也好,小圈子也罢,自娱自乐也罢,标新立异也好,既然到了高位,就应该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眼界、格局尽量大些,将曲艺、文艺发扬光大,而不是投机取巧、博人眼球,更不是排除异己、嫉贤妒能。
其实,人,到了某一阶段,有了某一职位,不飘一飘,似乎不符合人性,我们很容易被假象迷惑,更容易被自己的“权威”蒙蔽,从而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决定。
曲高和寡,终将走向沉寂!
我不知道郭德纲是不是真的被针对,我也不知道姜昆大师会不会针对某人,虽然他们的恩怨传言持续不断,我依然相信:化干戈为玉帛才是出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才会有前途和钱途!
德云社,如今的布局似乎渐渐远离相声,我也隐约感到,如果一直持续这种高强度压制,如果我们的相声必须在泪水中得到教育,相声,就会成为德云社的副业,而他们的影视、团综和真人秀,可能才是主业了!
不跟你们玩儿了!
谁愿玩儿,自个儿玩儿去!
德云社,拿得出手文凭的人,不过,但他们却一个个爆红,主流界,一个个德高望重、名声显赫,却拿不出过硬的作品,在如今这个“动荡”的日子,一笑泯恩仇,岂不两全其美?
德云社,如果能得到主流的支持,必将如虎添翼,而主流能容下德云社,便是为那些苦苦挣扎的民间团体注入希望与活力。
有这帮脑残粉和营销号也化解不了,人家没矛盾他们指谁吃啊?这帮人恨不得他们打出狗脑子来才过瘾呢,反正是看热闹呗[捂脸]
5月份的时候,姜昆和郭德纲杠上了,他们可是没完没了。
德云社天津分社开业前,中国曲艺协会发表了倡议书,说是抵制“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清理门户”等带有封建色彩的江湖陈规;坚决抵制如“伦理哏、脏臭荤口”等败坏 社会 风气的恶俗粗劣表演;坚决抵制歪曲事实的恶意炒作,造成违背公平竞争、挤压打击同行的行为……”
虽然没有公开指名道姓的说是德云社,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大家都知道。在姜昆看来老郭这种就是拉帮结派的行为,大家觉得真是这样吗?
郭德纲和姜昆间的恩怨由来已久了。
自从他们师父那辈开始,郭德纲的师傅是侯耀文(赵佩茹之徒,侯宝林之子),而姜昆的师傅是马季(侯宝林之徒)。马季在文革时期打过侯宝林,所以,马季跟侯耀文也不会好,连带着他们俩的徒弟也互相挤兑。
自2006年开始,姜昆是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就联合相声人士,提出相声要反三俗,即” 低俗、庸俗、媚俗 ”,所指的就是德云社。
老郭及时反击写成了一段相声,《我要反三俗》,意有所指了。
郭德纲的相声来源于小剧场,草根气息浓厚,更贴切群众。而这种草根气息,在主流相声眼里,就是成了低俗。
本人认为,正是因为有郭德纲,有了德云社,相声艺术才真正被大家所知。相反,姜昆成了曲艺协会主席这么多年,也没见把相声行业带动起来,表演效果上谁更好,大家心里有数。
毕竟姜昆是体制内的,自然要守很多规矩,郭德纲是野路子,自然不用守多少规矩。
最后,本人觉得无论是主流相声还是传统相声,能给大家带来欢乐最重要。郭德纲和姜昆在相声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法说谁谁的好。
郭德纲那句“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说的真好。在圈内,真的很难独善其身,安安心心写段子不好吗?
姜昆的过往多象曾经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而现又多象走麦城!人到将死其声也哀!
恩怨都是炒出来的!谁知道到底咋回事
德云社的功底的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