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定义是什么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下面整理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
其一般形式为:ax+b=0(a≠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合并同类项
与整式加减中所学的内容相同,将等号同侧的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项分别合并成一项的过程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向接近x=a的形式变形,进一步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2.移项
①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②依据: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③目的: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左边,而把不含未知数的各项都移到等号的右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3.系数化为1
①概念:将形如ax=b(a≠0)的方程化成x=b/a的形式,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x=b/a的过程,叫做系数化为1。
②依据:运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未知数系数的倒数。
4.去括号
解方程过程中,把方程中含有的括号去掉的过程叫去括号。
5.去分母
①去分母方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依据等式的性质2使方程中的分母变为1。
②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的系数化为整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将能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丢番图问题中,仅使用整式可能无从下手,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寻找作为等量关系的“年龄”,则会使问题简化。一元一次方程也可在数学定理的证明中发挥作用,如在初等数学范围内证明“0.9的循环等于1”之类的问题。通过验证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合理性,达到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