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名字由来是什么?
杨绛名字由来:杨绛原名杨季康,在《皆大欢喜》的戏剧宣传,敦促她写戏剧的李健吾在电话里问她用什么名字签署编剧,她觉得大家念快的话,季康就成了绛,于是顺口说的“杨绛”。于是“杨绛”这个戏剧家的名称就出生了。
杨绛是才女,但是求学之路颇为坎坷。本来就读东吴大学,结果受学潮影响,东吴大学解散了,次年杨绛考入燕大借读,又转入清华借读,后来又考入清华外文系研究院,清华没毕业就陪钱钟书西方游学,也未攻读任何学位,但她一路旁听,一路自修,坐拥书城,遍读乔叟以降的英国文学,还不时和丈夫展开读书竞赛。
杨绛的戏剧成就:
杨绛的喜剧,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成就广受赞誉,夏衍说,“别人捧钱钟书,我偏要捧杨绛”,其中《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两部喜剧,被著名剧作家柯灵称作“喜剧的双璧”。
李健吾先生对其也赞赏有加:“假如中国有喜剧,真的风俗喜剧,从现代生活提炼的道地喜剧,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我坚持地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学里面,《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有人一定嫌我过甚其词,我们不妨过些年头来看,是否我的偏见具有正确的预感。
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杨绛女士。”学者罗郁正信中称“杨绛原是数一数二的戏剧家”,是当时学人对杨绛戏剧成就的基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