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第四卷摘录及简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天才不必然产生天才,英明之主早晚也难免生出庸弱邪恶的后代。国家的太平安乐,甚至历史发展的路线,完全要以家遗传基因偶然的改变为转移。 造物不容许某一家一姓将英才独占,所以路易十六不同于路易十四,乔治三世也不同于乔治二世。法国大革命和美利坚民主国之所以得以成功,要拜谢这两位法英帝王的神经质的头脑之赐了。
吴复古是真正的道士,身体精神,轻松自在,一心无忧无虑,这是道家极其重视的,由于身体强,欲望少,他们大多能过一种为人所艳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要获得此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必须摆脱名利,吃粗茶淡饭,穿衣住处不讲究,步行千里,睡在旷野,不视为苦事。吴复古对此世界一无所求。 他时隐时现,等于随时提醒苏东坡,倘若他不为政治所纠缠,他就过那种飘荡不羁的日子。
批评家和历史家,沉迷于精练的词句、抽象的特点,而不能自拔,精研一代的政治与问题入而不能出,有时反而会忘记在对人终极的判断上,我们仍然逃不出两个基本的形容词“好”与“坏”。在总论一个人的事业人品时,他所能祈求得到的最高的那些赞美词里,“好人”一词,终居其一。
忽然吴复古生了病,不久死去,就那么简单省事。临死时,苏东坡问有什么嘱托,他微笑一下, 闭上了眼。
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钱世雄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作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简析在第四卷中苏东坡的形象
《苏东坡传》的第四卷,讲的是他的流放岁月,这让我对苏东坡有了一个新的印象——乐天派。
正如作者在原序中所说,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这一点在第四卷中有许多体现。因为受到政敌迫害,他在流放过程中多次谪迁,不仅是身体的折磨,精神上也遭受打击,可谓身心俱疲,但他依然能够从艰难处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连他的政敌们都对此无可奈何。
苏东坡在六十岁时被贬到海南岛,当时属于域外之境,气候条件差,居民相处也并不融洽。苏东坡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可以说是要什么而没有什么,然而他并没有终日怨天尤人,反在这众多的不幸之中找出了一个小小的幸处——没有什么瘴气。虽然这瘴气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所以这个幸运小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苏东坡把它揪出来与诸多不不幸放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反差,有了幽默的效果。在我看来,这句话并不是他用来安慰自己的,从他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来看,可能他并不需要安慰。甚至,他说的这句话幽默的同时起到了安慰别人的作用,让亲人朋友不必担心自己,自己在这里依然拥有人生的快乐。
即使在流放之中,苏东坡也有广泛的兴趣,有许多业余嗜好。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还发明了烤羊脊。在定州他曾试做了橘子酒和松酒。在海南岛,他自己制墨。这不禁令人感叹,苏东坡真是什么都会。然而作者又告诉我们,据说尝过他在黄州做的蜜酒的人,都有几次腹泻。苏过说他父亲制墨时,险些把房子都烧掉。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结果,让苏东坡离我们常人更近了一步,原来他并不是样样精通,他也会有这等尴尬的经历。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之所以不怕失败,不会气馁,就是因为他的乐在其中,他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一次两次的挫折并不会阻挡他的兴趣,和他对生活的探寻。
苏东坡在惠州时盖了一栋房子,并为房子四周的景色写了一首诗。在诗中,东面,山上的寺院传来晚钟阵阵;西面,虹形的长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南面,老树的影子映入清溪;北面,河流婉转流去,抱山麓而过。从这些美丽景色可以看出,苏东坡对这房子的喜爱,设计时的用心,房屋建成时的欢乐,以及他对于未来在此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深深的向往。谁能想到,当初他听闻自己不在大赦之列,反而觉得心情更为安定,才决定盖这栋房子。苏东坡就是这样,不为政事不顺而忧伤愤懑,处处为生活自在而欢心快乐。
苏东坡曾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朝廷之中,他可以辅佐皇帝;而今被贬,他可以与贫民百姓相交往,依旧可以过着快乐的生活。他有时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有时在槟榔树下与穷庄稼汉闲谈;有时遇到下雨,就借来斗笠蓑衣木履, 在泥水路上溅泥膛水而归,狗见而吠,邻人大笑吼叫。也许这些行为并不符合苏东坡作为官员,作为诗人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与底层人民的相处也十分融洽,生活自由自在,轻松快活。他能随遇而安,这也正是他作为乐天派的体现。
正如作者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吴复古是真正的道士,身体精神,轻松自在,一心无忧无虑,这是道家极其重视的,由于身体强,欲望少,他们大多能过一种为人所艳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要获得此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必须摆脱名利,吃粗茶淡饭,穿衣住处不讲究,步行千里,睡在旷野,不视为苦事。吴复古对此世界一无所求。 他时隐时现,等于随时提醒苏东坡,倘若他不为政治所纠缠,他就过那种飘荡不羁的日子。
批评家和历史家,沉迷于精练的词句、抽象的特点,而不能自拔,精研一代的政治与问题入而不能出,有时反而会忘记在对人终极的判断上,我们仍然逃不出两个基本的形容词“好”与“坏”。在总论一个人的事业人品时,他所能祈求得到的最高的那些赞美词里,“好人”一词,终居其一。
忽然吴复古生了病,不久死去,就那么简单省事。临死时,苏东坡问有什么嘱托,他微笑一下, 闭上了眼。
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钱世雄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作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简析在第四卷中苏东坡的形象
《苏东坡传》的第四卷,讲的是他的流放岁月,这让我对苏东坡有了一个新的印象——乐天派。
正如作者在原序中所说,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这一点在第四卷中有许多体现。因为受到政敌迫害,他在流放过程中多次谪迁,不仅是身体的折磨,精神上也遭受打击,可谓身心俱疲,但他依然能够从艰难处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连他的政敌们都对此无可奈何。
苏东坡在六十岁时被贬到海南岛,当时属于域外之境,气候条件差,居民相处也并不融洽。苏东坡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可以说是要什么而没有什么,然而他并没有终日怨天尤人,反在这众多的不幸之中找出了一个小小的幸处——没有什么瘴气。虽然这瘴气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所以这个幸运小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苏东坡把它揪出来与诸多不不幸放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反差,有了幽默的效果。在我看来,这句话并不是他用来安慰自己的,从他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来看,可能他并不需要安慰。甚至,他说的这句话幽默的同时起到了安慰别人的作用,让亲人朋友不必担心自己,自己在这里依然拥有人生的快乐。
即使在流放之中,苏东坡也有广泛的兴趣,有许多业余嗜好。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还发明了烤羊脊。在定州他曾试做了橘子酒和松酒。在海南岛,他自己制墨。这不禁令人感叹,苏东坡真是什么都会。然而作者又告诉我们,据说尝过他在黄州做的蜜酒的人,都有几次腹泻。苏过说他父亲制墨时,险些把房子都烧掉。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结果,让苏东坡离我们常人更近了一步,原来他并不是样样精通,他也会有这等尴尬的经历。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之所以不怕失败,不会气馁,就是因为他的乐在其中,他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一次两次的挫折并不会阻挡他的兴趣,和他对生活的探寻。
苏东坡在惠州时盖了一栋房子,并为房子四周的景色写了一首诗。在诗中,东面,山上的寺院传来晚钟阵阵;西面,虹形的长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南面,老树的影子映入清溪;北面,河流婉转流去,抱山麓而过。从这些美丽景色可以看出,苏东坡对这房子的喜爱,设计时的用心,房屋建成时的欢乐,以及他对于未来在此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深深的向往。谁能想到,当初他听闻自己不在大赦之列,反而觉得心情更为安定,才决定盖这栋房子。苏东坡就是这样,不为政事不顺而忧伤愤懑,处处为生活自在而欢心快乐。
苏东坡曾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朝廷之中,他可以辅佐皇帝;而今被贬,他可以与贫民百姓相交往,依旧可以过着快乐的生活。他有时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有时在槟榔树下与穷庄稼汉闲谈;有时遇到下雨,就借来斗笠蓑衣木履, 在泥水路上溅泥膛水而归,狗见而吠,邻人大笑吼叫。也许这些行为并不符合苏东坡作为官员,作为诗人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与底层人民的相处也十分融洽,生活自由自在,轻松快活。他能随遇而安,这也正是他作为乐天派的体现。
正如作者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