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与祠堂的区别
宗祠也叫祠堂,两者之间并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一样,一般指的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宗祠严格来说在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时候的宗庙一般都是给周天子的,士大夫是没有的。简而言之,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所以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
宗祠中祭祀的主要人物称为宗子,然后管理全族事务的就叫做宗长。宗祠是家国一体的表现,也有着凝聚民族团结的作用效果。它的建筑一般在乡里是特别显眼的,规模以及装饰都是比较上层的。宗祠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带有很浓郁的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座很有人文景观的建筑,也就是说宗祠是代表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
宗祠里面会有记载着家族的辉煌,也是家族引以为傲的事情。宗祠因为有着历史和儒文化的融合,对与后人是很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的,同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宗祠分布比较多的地方就是在南方这种比较重视儒家文化的省份。
宗祠严格来说就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作用是无庸置疑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宗祠也得到了重视,一些破旧的宗祠会被修复,然后族谱也跟着被续修。海外华人也是很有家族观念的,他们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能够在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宗祠在如今的意义也是不平凡的,很多宗祠都被保留,甚至成为旅游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