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词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汉人对《诗经》艺术表现方法的概括。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即比喻,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兴即起兴,借助于某种事物产生联想,以引发所要吟咏的事物或主题,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引子。用于起兴的事物,有的和主题有一定的联系,有的没有明显的联系。
风雅颂
《诗经》中305首,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十五国风,简称国烽火国风,是西周时期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歌谣。第二部分教养是从周天子领地上采集来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第三部分叫颂,是宗庙祭祀时舞曲的歌词,内容大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曲调比较雍容肃穆,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楚辞
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楚国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在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屈原。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时的源头,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经理以及伟大的政治理想。他的代表《离骚》《九歌》《天问》等
孔子。
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仁,礼等哲学伦理思想。
先秦语录体散文
先秦的《老子》《论语》等作品,或是记录孔子和老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与他人的对话。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形式完整的篇章,这种文体就叫做语录体。《论语》和《老子》这种语录体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后来《孟子》和《庄子》都受到了《论语》和《老子》的影响。
互见法
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
8.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开创的一种新的史书体例。所谓的通史,就是贯通古今的史书。《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叫“通史”。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记述历史事件。《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几乎都是人物传记,都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述历史事件,这是《史记》的主体。所以,《史记》的体例,被称为“纪传体”。
9.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等人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汉末的动乱社会,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10.初唐四杰
指初唐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各有所长,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他们作诗反对纤巧绮靡,倡导刚健骨力,及倡导抒发一己之情怀,作不平之鸣,气势壮大,慷慨悲凉,此外四杰将描写的场景由宫廷移向市井,由亭台楼阁移向江山大漠,扩大诗歌题材范围。
盛唐山水诗派
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的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以及李白等。但是,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王维、孟浩然和李白。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盛唐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他们的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唐宋古文八大家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影响深远。
14.辛派词人
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
15.历史演义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史实的成分更多一些。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演义》等。
汉人对《诗经》艺术表现方法的概括。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即比喻,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兴即起兴,借助于某种事物产生联想,以引发所要吟咏的事物或主题,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引子。用于起兴的事物,有的和主题有一定的联系,有的没有明显的联系。
风雅颂
《诗经》中305首,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十五国风,简称国烽火国风,是西周时期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歌谣。第二部分教养是从周天子领地上采集来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第三部分叫颂,是宗庙祭祀时舞曲的歌词,内容大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曲调比较雍容肃穆,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楚辞
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楚国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在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屈原。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时的源头,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经理以及伟大的政治理想。他的代表《离骚》《九歌》《天问》等
孔子。
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仁,礼等哲学伦理思想。
先秦语录体散文
先秦的《老子》《论语》等作品,或是记录孔子和老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与他人的对话。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形式完整的篇章,这种文体就叫做语录体。《论语》和《老子》这种语录体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后来《孟子》和《庄子》都受到了《论语》和《老子》的影响。
互见法
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
8.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开创的一种新的史书体例。所谓的通史,就是贯通古今的史书。《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叫“通史”。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记述历史事件。《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几乎都是人物传记,都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述历史事件,这是《史记》的主体。所以,《史记》的体例,被称为“纪传体”。
9.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三曹”、“七子”等人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汉末的动乱社会,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10.初唐四杰
指初唐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创作个性不同,各有所长,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他们作诗反对纤巧绮靡,倡导刚健骨力,及倡导抒发一己之情怀,作不平之鸣,气势壮大,慷慨悲凉,此外四杰将描写的场景由宫廷移向市井,由亭台楼阁移向江山大漠,扩大诗歌题材范围。
盛唐山水诗派
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的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以及李白等。但是,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王维、孟浩然和李白。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盛唐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他们的诗歌主要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唐宋古文八大家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影响深远。
14.辛派词人
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
15.历史演义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历史题材,组织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史实的成分更多一些。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演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