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到底影响着我们哪些方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于“网红”这个词,褒贬不一。在美国,网红大多很“惨淡”;而在中国,确是另一番景象。
说起“网红”,以前的我不仅嗤之以鼻,甚至打心里眼抵触。
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认为“网红”的标签就应该是“锥子脸”、“深V”、“很low的行为”等等。
从高中我就怀揣着一份想做生意的梦想,在2014年误打误撞做了电商,之所以做生意,并不是我有什么伟大的理想。我既不想通过自己去改变社会,也不想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我就是一俗人,目的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逍遥自在不靠家,更深一层讲就是典型的80后不想受他人管制。
我之所以做电商挣了不少钱,是因为这个行业与我的性格匹配。我讨厌和别人为了利益去打交道,我甚至不想和“圆滑”沾边,我不想讨好别人,不想阿谀奉承别人,我丝毫没有想提高自己情商的觉悟。电商面对客户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标准的“泥土与鼠标”生意,使得现实中那些人际交往变得异常简单,碰见刁钻、爱找麻烦的客户,我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在这个行业里,现实中接触人最多的无非就是工厂老板,但我是他们的客户,天底下哪有乙方不热情对待甲方的道理?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我做的如鱼得水,避重就轻,扬长避短。
再后来出来一个叫“微商”的东西,对于他们的销售行为,我抵触的简直想见了仇家一样。可是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做微商,甚至我老公的亲戚也在做,并且做的不错还轻松。此时做传统电商的我,一边大把大把的数钞票,另一边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天天抗议我忙的没有时间陪他。在老公的怂恿下,我竟然破冰奇迹般地动了歪脑筋:要不要用我无比坚强的大脑去碰一碰“微商”这块硬石头?我庆幸我有一个典型生意人的头脑,能放下自己的偏见去尝试一个这么抵触的行业。
三折腾两折腾,还真让我折腾出点动静。用我2年传统电商的“厚积薄发”,在短短2个月内,注册了一个用于微商的品牌,刚上市在没有任何营销、流量的情况下,不到一周销售额轻松破万元;在青岛海信广场海洋球、青岛大学研究生会中做了两次以品牌命名的大型活动;还在深圳国际社群领袖峰会的讲台上发了言,认识了一些走在前沿的传统电商和新型电商的南方大佬。九哥,深圳“电商界”的领头羊之一,上来就建议我把自己打造成网红,我为之一惊,虽然没有这么做,但他的话还是听了进去。后来,我原谅了自己的传统,我告诉自己因为我是“北方人”。
也就是这次“极左”思想和我“极右”思想的碰撞,让我重新对“网红”进行了定义。
原来,网红还可以是马云、王健林,网红还可以是罗振宇、吴晓波,网红还可以是Papi酱。
知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做投资人之前,声称她偷偷看过YY直播,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承认,她认为这个东西好low,一听到它就会皱起眉头。这种感受大概也可以形容我们大部分人对某些“网红”的感受。直到她转型为投资人之后,她才逐渐改变了对直播的看法。我相信,她一定对“网红经济”也改变了看法。
李七喜,是我在参加深圳国际社群领袖峰会的时候才知道的名字。她是一个曾经叛逆的不良少女,如今变成一个典型“网红脸”、爱露深V的微商女神。可是谁料想,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CEO,竟然获得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和周鸿祎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用大篇幅讲“微商”,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催生了“网红”,那么“微商”便是“网红”迅速繁衍的温床。
但事后周鸿祎表示,他投资李七喜是想把她们(李七喜团队)拉到花椒平台上,至于能不能做起来还是要看她们自己,但是她和Papi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徐小平也表示认同。
没有打击谁的意思,只是网红的世界真的分三六九等,想要在“网红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真的不是靠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博人眼球”和“哗众取宠”。
如果我没有那次深圳之旅,我一定会讨厌李七喜这样的人。但是现在的我能辩证地看待她,我发现我说服了自己,我蛮喜欢她身上的正能量和能感染他人的热情。再就是她的着装风格,总能完美体现她的波涛汹涌。总的来说,她真是能豁出去脸,但是做大事的人又何必太拘小节呢。
我也赞同李七喜团队里的一句话:流量就是力量。我也很喜欢徐小平的一句话: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套用张泉灵的话:“网红是有价值的,网红了变现可以是广告,可以是电商,也可以是网红本身形成一个非常好的IP,变成一个直接IP可以收费的结果,但是先得区分谁是网红,什么样的网红值得投资。”
不管我经历了什么,绕了多大的圈子,有什么样的贵人相助,我依旧是一个“极右派”。我从来没有当演员、当歌手、当主持人的想法,但我有过当作家、当编剧、当记者的想法。我不喜欢抛头露面,我只喜欢默默地在背后工作就好。其实,我感觉自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我只不过性格使然,不喜欢抛头露面罢了。网红,恰恰需要的是曝光率。
我做不到去曝光自己,我甚至连加个陌生好友,都要先“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确定此人“安全”后,我才对他开放朋友圈。半年前我开始准备结婚的事情,所以我的微商道路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几个月。而后,我再也没想拾起它。
一直有人和我说,既然做电商,也应该把自己的故事、包括自己的照片分享给大家。三年过去了,我依旧我行我素。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风云,我依然安静的遵循自己的内心。
就像现在,用笔杆子写下这篇文章。
说起“网红”,以前的我不仅嗤之以鼻,甚至打心里眼抵触。
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认为“网红”的标签就应该是“锥子脸”、“深V”、“很low的行为”等等。
从高中我就怀揣着一份想做生意的梦想,在2014年误打误撞做了电商,之所以做生意,并不是我有什么伟大的理想。我既不想通过自己去改变社会,也不想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我就是一俗人,目的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逍遥自在不靠家,更深一层讲就是典型的80后不想受他人管制。
我之所以做电商挣了不少钱,是因为这个行业与我的性格匹配。我讨厌和别人为了利益去打交道,我甚至不想和“圆滑”沾边,我不想讨好别人,不想阿谀奉承别人,我丝毫没有想提高自己情商的觉悟。电商面对客户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标准的“泥土与鼠标”生意,使得现实中那些人际交往变得异常简单,碰见刁钻、爱找麻烦的客户,我爱怎么骂就怎么骂。在这个行业里,现实中接触人最多的无非就是工厂老板,但我是他们的客户,天底下哪有乙方不热情对待甲方的道理?所以,在这个行业里,我做的如鱼得水,避重就轻,扬长避短。
再后来出来一个叫“微商”的东西,对于他们的销售行为,我抵触的简直想见了仇家一样。可是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做微商,甚至我老公的亲戚也在做,并且做的不错还轻松。此时做传统电商的我,一边大把大把的数钞票,另一边老公(那时还是男朋友)天天抗议我忙的没有时间陪他。在老公的怂恿下,我竟然破冰奇迹般地动了歪脑筋:要不要用我无比坚强的大脑去碰一碰“微商”这块硬石头?我庆幸我有一个典型生意人的头脑,能放下自己的偏见去尝试一个这么抵触的行业。
三折腾两折腾,还真让我折腾出点动静。用我2年传统电商的“厚积薄发”,在短短2个月内,注册了一个用于微商的品牌,刚上市在没有任何营销、流量的情况下,不到一周销售额轻松破万元;在青岛海信广场海洋球、青岛大学研究生会中做了两次以品牌命名的大型活动;还在深圳国际社群领袖峰会的讲台上发了言,认识了一些走在前沿的传统电商和新型电商的南方大佬。九哥,深圳“电商界”的领头羊之一,上来就建议我把自己打造成网红,我为之一惊,虽然没有这么做,但他的话还是听了进去。后来,我原谅了自己的传统,我告诉自己因为我是“北方人”。
也就是这次“极左”思想和我“极右”思想的碰撞,让我重新对“网红”进行了定义。
原来,网红还可以是马云、王健林,网红还可以是罗振宇、吴晓波,网红还可以是Papi酱。
知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做投资人之前,声称她偷偷看过YY直播,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承认,她认为这个东西好low,一听到它就会皱起眉头。这种感受大概也可以形容我们大部分人对某些“网红”的感受。直到她转型为投资人之后,她才逐渐改变了对直播的看法。我相信,她一定对“网红经济”也改变了看法。
李七喜,是我在参加深圳国际社群领袖峰会的时候才知道的名字。她是一个曾经叛逆的不良少女,如今变成一个典型“网红脸”、爱露深V的微商女神。可是谁料想,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CEO,竟然获得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和周鸿祎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用大篇幅讲“微商”,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催生了“网红”,那么“微商”便是“网红”迅速繁衍的温床。
但事后周鸿祎表示,他投资李七喜是想把她们(李七喜团队)拉到花椒平台上,至于能不能做起来还是要看她们自己,但是她和Papi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徐小平也表示认同。
没有打击谁的意思,只是网红的世界真的分三六九等,想要在“网红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真的不是靠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博人眼球”和“哗众取宠”。
如果我没有那次深圳之旅,我一定会讨厌李七喜这样的人。但是现在的我能辩证地看待她,我发现我说服了自己,我蛮喜欢她身上的正能量和能感染他人的热情。再就是她的着装风格,总能完美体现她的波涛汹涌。总的来说,她真是能豁出去脸,但是做大事的人又何必太拘小节呢。
我也赞同李七喜团队里的一句话:流量就是力量。我也很喜欢徐小平的一句话:影响力就是生产力。套用张泉灵的话:“网红是有价值的,网红了变现可以是广告,可以是电商,也可以是网红本身形成一个非常好的IP,变成一个直接IP可以收费的结果,但是先得区分谁是网红,什么样的网红值得投资。”
不管我经历了什么,绕了多大的圈子,有什么样的贵人相助,我依旧是一个“极右派”。我从来没有当演员、当歌手、当主持人的想法,但我有过当作家、当编剧、当记者的想法。我不喜欢抛头露面,我只喜欢默默地在背后工作就好。其实,我感觉自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我只不过性格使然,不喜欢抛头露面罢了。网红,恰恰需要的是曝光率。
我做不到去曝光自己,我甚至连加个陌生好友,都要先“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确定此人“安全”后,我才对他开放朋友圈。半年前我开始准备结婚的事情,所以我的微商道路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几个月。而后,我再也没想拾起它。
一直有人和我说,既然做电商,也应该把自己的故事、包括自己的照片分享给大家。三年过去了,我依旧我行我素。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风云,我依然安静的遵循自己的内心。
就像现在,用笔杆子写下这篇文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