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史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
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
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地。
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
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
西汉始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国,首府东平陵。
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
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州刺史部。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
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
刘宋元嘉九年(432年)在济南郡侨置冀州,济南为州、郡两级治所。
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冀州为齐州,辖济南郡、东魏郡、太原郡等6郡35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
大业三年(607年)齐州改称齐郡。
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
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
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
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等5县。
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
其间,曾一度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
元初,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
至元二年(1265年),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
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
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
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清初,沿明朝建置。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
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
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
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
1925年改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
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1948年9月,中国人民 *** 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
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
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
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2016年12月,章丘撤市设区。
济南市现辖7区3县。
扩展资料:
“济南”,顾名思义,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济水,是一条早已消失了的河流,它发源于河南省的济源县,在山东境内的故道大约就是现在的黄河。
上古时代,济、河、淮(最初可能是指潍水)、江(最初可能是指沂水)并称“四渎”,都是古中国的圣河,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名川。
济水,是沟通中原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她在济南上古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用任何语言形容之都不过分。
然而“济南”作为地名,却出现较晚。
西汉初年,设置济南郡,郡治在东平陵。
东平陵今属章丘,位于今济南以东大约二三十公里处。
东平陵西侧2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城子崖古城遗址。
城子崖古城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它创建于距今四千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应该是一个早期国家的都城所在。
夏朝的时候,它是赢姓谭国的都城;商周时期,它是子姓谭国的都城。
春秋前期,齐桓公灭掉谭国,设置平陵邑。
到了战国,齐国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便在城子崖平陵城的东侧,新建一座360万平方米的东平陵城。
汉代,这座东平陵城成为济南郡的郡城,或者是济南国的都城。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曾做过济南国的国相。
所以,上古时代,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济南以东的章丘一带,只是到了西晋末年,才转移到现在的济南。
论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具体说,东平陵由于是汉魏时期的一座繁荣的大都市,人众物阜,居民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过多,势必导致地下水位降低。
另外,过度的开发,也使得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而影响到附近河流(如武原水)的流量,乃至枯竭。
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最终迫使人们放弃东平陵城,而将济南郡治迁到历城,也就是今日的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