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会被刘邦杀?
因为韩信的野心太大,虽然不一定是想当王,但最起码也是想当拥有实权的诸侯,所以最终被吕雉所杀。
按照历史的说法,韩信死于谋反。因为疑点太多,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想为韩信翻案,看着《史记》,目光反复在那仅存的几页史料前游移,其实,翻案,我也想,因为太蹊跷了。
历史是成功者的赞歌,虽然太史公为了公正,已经付出很多,但生活在那个朝代,他也有自己的底线,不然,就没有机会将那本书写完了。然而,在一些违背心愿的地方,他还是暗暗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供我们思考。
最明显的,就是项羽,而韩信也有。对同一件事的记录,项羽本纪和与其相邻的高祖本纪每每相忤,让你不怀疑都难。而在韩信问题上,虽没有这样明显的暗示,但在谋篇布局与他人传记中,也影影绰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最核心的,在韩信的同谋陈豨和举报韩信的那个人。
史记正面的记载,韩信死于一场政变,据说陈豨上任之前,曾经拜访过他,他和陈豨就此串通,约定同时举兵,一内一外,企图推翻刘邦,结果被人告发,被萧何和吕后先发制人,杀于钟室。
这看似没有问题,可是,问题却恰恰出在这里。
陈豨,何许人也?史记语焉不详。说他“不知始所以得从”,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跟随了刘邦。但在《高祖功候月表》中,却详细记载了他的来历:
“陈豨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之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已破臧荼,封豨为阳夏侯。(阳夏,地属淮阴)”
又在著名的司马式点评中说:“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周昌疑之,疵瑕颇起,惧祸及身,邪人进说,遂陷无道。于戏悲夫!”
功候表中详细载明了他的来历,他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开始跟随刘邦,甚至连他小时候的故事都门清,可是,为什么史记正文中却来那么一句——“不知始所以得从”呢?
如果说史料太多,记忆出错,那对于年代久远的人物还有可能,但陈豨是几乎与司马迁同时的人物,只比他早了不到100年,陈豨平生好结宾客,礼贤下士,他的故事那一百年间可能还在世间流传,作为时代最优秀最勤奋的太史官,司马迁不可能迷糊。那只有一种可能:装的。
当边疆出现变乱时,那么多将军,却偏偏让他统领边疆的兵马,看得出来,刘邦对他多么信任,多么器重,他却背叛了刘邦。刘邦亲自征讨,也可以看出他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如此一个人,不会来历不清,他曾经多么受刘邦的信任!
所有的人都能造反,只有你不能,但你却偏偏造反了,刘邦伤透了心,他很生气,决定抹去这个不好的记忆,不但一手删除了关于他的所有记忆,也不允许别人再提起他的故事,于是官方的评价,只能按照刘邦的意思,说他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来的。
这样,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为了同当朝保持一致,也只能如是说,但由于时代太近,关于他的资料太多,根本遮掩不住,于是,为了历史良心,司马迁又在比较冷门的功候表中,照实记下了一切。
这样一个人,深受器重,掌握兵权,却竟然造反,刘邦深恶痛疾,将韩信的事,嫁祸于他,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看功侯表中的材料,陈豨是在鸿门宴很早之前就跟定了刘邦,并且不是空手投奔,而是带兵归义。这样一个人,比韩信提前加入革命的队伍,并有一定的资本,如果和韩信有关,早就有关了;韩信数次征伐,都不见他的踪影,他唯一被记下来的功绩,就是革命胜利后平定臧荼之乱,被封为阳夏侯,而韩信并没有参加此次平叛。
他和韩信唯一的关联,是他的封地在韩信的地盘上。(但因为国家需要,当时许多侯爷们往往都不去封地上任,所以才有了贾谊后来“使诸侯归国”的建议,结果被一群不愿归国的老臣们中伤,从此命运不堪。)想想也是,如此受皇帝器重的人物,如果被放在韩信的营中,那也应该是同曹参一样的角色,即使不像曹参那样功名显赫,至少韩信也会对他存有戒心。
可见,政治高手刘邦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实质,他并不相信什么阴谋造反之说,但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他默许了,并与妻子儿女一起,制造并助推了那个造反的假象,因为这才有益于他的江山,事情已经至此,追究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