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同事相处更融洽?
1.正直,有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正直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正直的人自带光环,在群体里受到尊敬。因为有了这种尊敬,人们多数愿意和他交往,并希望他能在某些时刻“主持公道”。而那些唯唯诺诺、没有立场的“老好人”,表面看上去不得罪人,但其实他们并不受欢迎。
2.喜欢共事的同事,最重要的一点,没有其二,人品要好,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其他的方面,我们将自己变得优秀,无法要求或苛求其他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同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不完美的同事。
3.执行力强
,在职场没有执行力,一切都为零。一个人能否受领导器重,受同事欢迎,也在于他的执行力,能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的人,往往比拖延怠慢的人更让人喜欢。
懂得及时回应,
在职场,有一种尊重,叫收到请回复。及时回应,是这个时代最不可或缺的安全感,也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同事之间也是如此。
4.同优秀的人共事的感觉,大概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
他们不会计较你的愚蠢的小错误,却会耐心帮助你该如何更好完成;
同样的信息资源,他们会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给出更精妙的结果,甚至愿意分享给别人;
同一件事情,他们会看到更多的细节,对整个过程的把控更加完整,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自得其法。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冲突,往往是由于当事人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你可能在无意中没有给予对方足够的关注,也有可能是对方误解了你说的话、做的事。
如何让对方知道你尊重他?
有两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你可以把你对他的感觉告诉第三人,比如你们共同的朋友,说说你为何真心实意地尊重这个人。二,你也可以直接赞扬对方所做的事。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原本你不太喜欢的人突然对你大加赞赏,或者特意来征求你的意见。突然间,你觉得自己得重新评估一下眼前这个人,你对对方的印象瞬间改变了。
毕竟,对于一个经常赞美我们、对我们表示友好的人,我们很难对他恶语相向。一旦对方发现你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敌意的屏障就会被打破。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做出不尊重对方的姿态或评论。很明显,爱理不理、忽视对方,这样的行为不能让双方的感情升温。
尤其是,当有人和你说话时,你一定要全神贯注地仔细聆听。
假设你正和某人谈话时,对方的手机响了,但他并没有接起来。于是你问对方:“你要接一下电话吗?”但对方说:“不用管它,我现在只想和你好好聊聊。”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一定会觉得心里很舒服吧?
认真地聆听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是这件事暴露出你是否在乎对方。
多寻找你们间的相似之处
。人们普遍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大,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但一些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表明,这其实并不正确。我们也许会觉得对方很有趣,因为他和我们很不一样;但实际上,我们更喜欢与那些和我们比较相似、有共同兴趣的人交往。
事实上,相似度和共性才是人与人相互喜欢的基础。
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法则,也称为“战友定律”。
一般来说,那些共同经历过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人生大事的人,更容易成为感情深厚的患难之交。比如说,那些一起打过仗的士兵、一起在兄弟会中宣过誓的朋友——这些曾经共患难的朋友,通常会缔结牢不可破的情谊。
正因如此,两个素昧平生,但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无论是得过同一种病,还是买彩票时都中过大奖——往往能立刻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因此,当你和对方聊天时,不妨聊聊你们都喜欢的事物,还有你们的共同之处。
与同事在同一个公司甚至同一个部门,但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职场经历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
然而,当在一起工作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当你不同意同事的观点时,首先,不要争论太多,客观理性地交谈,人们接受新思想需要一个过程,人们主观上往往伴随着“好面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彼此很难接受任何人,这个时候,如果和他们争论太多,很容易激化矛盾,影响团结。
第二,不要盲目,以和为先。即使涉及到了原则问题,我们也不要过多争论,而是随波逐流,刻意掩盖矛盾。面对问题,尤其是出现分歧时,要努力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