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里面的倒牛奶事件具体解释一下
以前有人说物以希为贵。作为牛奶主人都希望降价后自己宿存的牛奶更多,都应该不会把自己的牛奶倒掉啊,(让别人倒掉)?自己的牛奶不就可以卖更多钱了吗? 展开
倒奶事件:2015年元旦刚过,河北部分地区爆发了因企业拒收鲜奶而导致奶农出现杀牛和倒奶的事件。在此之前,青海、山东等地区也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
整体来看,2014年全年国内并没有出现严重倒奶现象,只有青海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情况,说明企业还在继续收奶。但是中小乳制品企业,包括一些地方乳企已经扛不住了,因为喷粉入库需要占用资金和库存,小企业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迫于无奈收奶积极性就下降了,即便有些区域性奶企还在收奶,但也是力不从心,所以整个收奶量就是减少了。
扩展资料
奶源地接二连三出现“倒奶杀牛”事件,对奶农而言,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对社会来说,则无异于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说到底,部分奶农“倒奶杀牛”是一种产业转型的阵痛。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应该加快中国奶制品行业转型升级,其核心有二:一是确保安全,二是提升品质。借鉴国外经验,地方政府此时应该出手帮一把,引导散户建立合作社,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聚零为整,改善奶牛养殖的环境和技术,提升牛奶品质,才能帮助奶农走出当前的困境。
之所以要把牛奶倒掉,原因是严重过剩。自己喝是无法解决这样严重过剩问题的。
如果降价,由于当前状态是严重过剩,而这又往往是一个经济危机,大量失业,买得起牛奶的人大大减少,如果你降价,别的厂商会比你降更多的价,价格进一步下降,结果就是你的售价低于平均可变成本,也就是说亏本。所以降价是不可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倒奶事件
市场经济中出现“倒奶事件”本身是很正常的,自由市场生产的物资种类很多且量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以0价格(倒掉)消费,最终使得市场趋于出清。
按照经济学理论,当供大于求时,产品的提供方,也就是奶农,其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降价出售,另外一个就是倒掉。
解决鲜奶过剩这一周期性供需矛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和政府引导机制。借鉴新西兰经验,引导奶农购买商业保险,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鼓励企业收购国内的生鲜乳。
扩展资料
案例
早在2006年夏季,受三氯氰胺事件影响,企业收购牛奶量大幅下滑,浙江等地就出现了奶农倒奶的事情,甚至出现一天之内倒掉14吨的情况。并且这么多年来,奶农杀牛卖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每年退出、弃养的农户均超10万户。
根据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河北部分奶农将鲜奶的价格降到了1元/公斤,每天也只能卖掉十几公斤,剩下的鲜奶再无路可销。鲜奶的保质期很暖,就连1元/公斤都卖不掉,剩下的鲜奶除了倒掉只能留在仓库里发臭,由此可见,“倒奶”是奶农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摆脱“从奶荒买牛到倒奶杀牛”的死循环?
如果降价,由于当前状态是严重过剩,而这又往往是一个经济危机,大量失业,买得起牛奶的人大大减少,如果你降价,别的厂商会比你降更多的价,价格进一步下降,结果就是你的售价低于平均可变成本,也就是说亏本。所以降价是不可取的。
如果倒掉(为什么肯倒掉后面再说),市场上的牛奶大量减少,价格就会回升,而只要价格乘以销售量大于生产成本,就能赚钱。当价格回升到整个社会平均利润为零,就保持均衡了。
为何肯倒掉的问题:所有厂商都有你这样的想法,最后的结果却往往是所有人都遭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所有厂商联合起来形成契约就能执行了。各厂商会聚在一起讨论每人应该倒掉多少。如果你不服从,则你将在此次赚的比他们都多,但是以后,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惩罚你。一家厂商的力量想对付整个行业,那是做梦。你的公司就要玩完。
这是为了维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之间拥有的价值的平衡。一但不平衡,社会就会发生严重动荡。这是一种代价巨大的强制扭转局面的手段。
生活资料是指可以直接吃的用的穿的等等,比如馒头。
生产资料是指原料和机器,比如面粉和蒸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