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东的意思和含义
东的意思和含义:方位词。主人,如房东。
东(拼音:dō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东”的古字形像两头用绳索扎住的口袋,是“橐”的初文。东的常用义是太阳升起的方向,引申指向东。
春秋时秦晋合兵围攻东方的郑国,郑派使者游说秦穆公,不要与晋联合消灭郑国,郑国就可以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用作“东道主”或“东道”,泛指客人的主人。东字构型说法不一。许慎认为是会意字,《说文·东部》:“从日在木中。”意思是太阳在“木”中,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在甲骨文中,“东方”之“东”也是这类写法。与其说是树间的太阳,其实更像一个竹木编的笼子。也像里面装满物品、两头用绳子扎住的口袋,疑即“橐”的初文。金文条纹有所减省。有很多学者质疑《说文》,认为它的字形是根据小篆字形望文生义,并没有探究出这个字的真实渊源。“东”字的来龙去脉,可以说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
字源解说:
“东”被借作表示方位,是指太阳升起的位置。例如《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砥)柱。”这里的“东”就是与“西”相对而言的方位词。其中的“东”即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对于方位的理解比现代人更为丰富,“东”“西”往往成为界定对立物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山河还是人事都会涉及。
例如“山东”“山西”,其中的“山”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界限,华山、太行山等都曾作为界限,还有“江东”“江西”等。在居住上,主人住在正房东边的屋子,客人住在正房西边的屋子,因此就把“主人”称为“东”,客人称为“西”,因此就有了“东家”“房东”“股东”等说法。
《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春秋时期,秦晋合兵包围了郑国,郑文公派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退兵,烛之武在摆明了灭郑对秦的利害关系后又说,假如不灭郑,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时,郑国提供馆舍资粮,这对秦国来说没有任何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