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是怎样引起的?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抑郁症是我国目前一种高发的心理疾病,困扰着各类人群。"日前在广州举行的辉瑞中国中枢神经高峰论坛会上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介绍说。近年来,因抑郁症自杀、自残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
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抑郁症患者估计有3000万人。在这些抑郁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死于自杀。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
值得一提的是,春天是精神障碍复发极高的时期,约占全年复发率的7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郝伟主任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气温、气压、湿度等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此时气温波动比较大,加上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大脑激素分泌紊乱,导致复发。
还有的病人,觉得天气好了、或者想在新年有个"好开头",擅自停药或减药,很容易导致复发。
专家表示,受抑郁症困扰的人群主要有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白领人群,老年人、特殊生理期(产后、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识抑郁:低识别率和高误诊
率
贾福军表示,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2%-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影响抑郁症就诊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众对抑郁症的误解,部分患者认为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自己调整心情就可好转,甚至由于怕被认为是精神疾病而遭受歧视,刻意掩盖或否认病情,增加了诊治困难;
2.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识别率低,因为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有了抑郁症状浑然不知,以致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才去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期;
3.公众对抑郁症的歧视依然存在,部分公众认为抑郁症是精神有问题,有的企业甚至会辞退抑郁症患者,使患者羞于承认,并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4.综合医院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率较低,目前超过一半的焦虑抑郁患者会寻求非精神科医生就诊,而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导致只治疗躯体症状疾病,而忽视抑郁症的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李焰生指出,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遇到精神问题时,都不愿意去诊治。殊不知,头痛、头晕,突然的胸口疼痛、郁郁寡欢等,都可能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症状较为隐匿,如果出现以下两大核心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应该积极就医。
情绪低落:心情很坏,很沉重,时常高兴不起来。
兴趣丧失: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如以前喜欢打牌、钓鱼等,忽然变得不喜欢了;离群索居,不愿见人;做什么事都振作不起来,力不从心;睡眠状态很差,怎么也睡不着等。
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抑郁症患者估计有3000万人。在这些抑郁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可能死于自杀。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
值得一提的是,春天是精神障碍复发极高的时期,约占全年复发率的7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郝伟主任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气温、气压、湿度等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此时气温波动比较大,加上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大脑激素分泌紊乱,导致复发。
还有的病人,觉得天气好了、或者想在新年有个"好开头",擅自停药或减药,很容易导致复发。
专家表示,受抑郁症困扰的人群主要有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白领人群,老年人、特殊生理期(产后、更年期)的女性,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识抑郁:低识别率和高误诊
率
贾福军表示,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2%-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影响抑郁症就诊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众对抑郁症的误解,部分患者认为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自己调整心情就可好转,甚至由于怕被认为是精神疾病而遭受歧视,刻意掩盖或否认病情,增加了诊治困难;
2.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识别率低,因为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有了抑郁症状浑然不知,以致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才去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期;
3.公众对抑郁症的歧视依然存在,部分公众认为抑郁症是精神有问题,有的企业甚至会辞退抑郁症患者,使患者羞于承认,并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4.综合医院对情感障碍的识别率较低,目前超过一半的焦虑抑郁患者会寻求非精神科医生就诊,而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导致只治疗躯体症状疾病,而忽视抑郁症的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李焰生指出,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遇到精神问题时,都不愿意去诊治。殊不知,头痛、头晕,突然的胸口疼痛、郁郁寡欢等,都可能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症状较为隐匿,如果出现以下两大核心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应该积极就医。
情绪低落:心情很坏,很沉重,时常高兴不起来。
兴趣丧失: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如以前喜欢打牌、钓鱼等,忽然变得不喜欢了;离群索居,不愿见人;做什么事都振作不起来,力不从心;睡眠状态很差,怎么也睡不着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