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总是喜欢问问题?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3-04-08 · 超过113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32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53.5万
展开全部
爱问问题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很好问。孩子之所以有困惑,最初是因为强烈的好奇心,但后来他们的问题往往有很多是关于自己周围的世界。
孩子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和别人。
图片
如果孩子向你提出这些问题,比如:
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小妹妹?
自信的秘密是什么?
是否该向自己喜欢的人表白呢?
为什么我不喜欢读书?
人为什么会死呢?
为什么会对父母撒谎?
我会有成功的人生吗?
为什么妈妈不在意我的害怕?
你觉得你能给出孩子一个很好的答案吗?
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离奇问题时给予的回应往往是:"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小小孩子问这么深奥的问题做什么?"
但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回应,或者答案并不能让孩子感到消除了困惑,那么他们往往会不停的思考同一个问题,甚至有点钻牛角尖,徘徊于无法解答的问题之中。
图片
因此,直面孩子的“天问”,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1
提问是天性
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面对孩子不同阶段提出的各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们共同寻找答案。
聪明的父母往往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面对孩子们各式各样的问题依然不知从何入手去解答,《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收集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们提出的60个问题,在作者卡琳﹒西蒙妮的带领下,父母很容易就可以学会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探索自我和世界。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图片
图片
作者卡林西蒙妮是一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从事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工作已经25年了。正如作者所说,孩子是通过自己思考问题和向大人提问来发现世界的,大人能够妥善的回答他们的问题非常重要,但却并不容易。
图片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收集了60个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按照年龄将问题分为6-7岁、8-9岁、10-11岁这三类。涉及到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死亡、学校、家庭、社会交往、恐惧、信仰……所有问题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图片6-7岁孩子的提问
书中的答案对父母来说更像是抛砖引玉,作为一个出发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答案。面对孩子的问题,重要的不是解答的结果,而是共同探索的过程,也许今天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答案,明天又有新的发现,最重要的是一起思考、分享、发现和娱乐,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亲子之间的关系。
2
从心理学角度
给出科学实用的解读
现实中,孩子就是通过提出问题以及思考问题来反观自我、发现世界的。在这本书里,作者卡琳·西蒙妮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的引导方式与回答能给父母一定的启发——先接纳和赞赏孩子的问题,在情感上认同他们的积极思考,在知识上予以恰切的点拨,在方法上循循善诱的启发,在价值观上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
图片
比如现在二胎家庭越来越多,弟弟妹妹的到来让很多孩子感到迷茫和无助,如果孩子问你: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小妹妹?
让我们看看《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中是如何作答的。
1.梳理出孩子提出疑问的原因
你之所以这么想,也许是因为嫉妒妹妹,你觉得她拥有比你更多的关爱。
2.接纳孩子的情绪
嫉妒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健康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尤其是面对自己所爱的人,这种感受会更强烈。但是要当心,嫉妒会让人变得愤怒。
3.给孩子一些安慰
妈妈的心是有弹性的,当她拥有更多孩子时,她的心也会变大。你在她心中始终保持着同样的位置,你的妹妹也拥有同样的位置。
4.帮孩子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妈妈更爱妹妹”的感觉
妹妹无法独立穿衣、吃饭,所以妈妈花了更多时间照顾她。但是爱不是通过时间来衡量的。
5.让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
你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你一个孩子,妹妹就没有这种待遇,但是妹妹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姐姐,对她来说是多么好的礼物啊!
6.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
当嫉妒令你发狂、无法控制时,你可以去找妈妈或爸爸,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他们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7.学会换位思考
你也可以时不时站在大的角度考虑一下,父母真的很难将爱平分给每个孩子,并且确保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8.肯定自己
告诉自己,你是唯一的,父母对你的爱也是唯一的。
图片
3
涵盖孩子心理发展认知的方方面面
帮孩子战胜自我,完善人格
这本书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话题类型涉及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死亡、学校、家庭、社会交往、恐惧甚至信仰……在书末有索引,可以翻到后一一进行查阅。所有的问题都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图片
从日常生活中的困惑,逐渐过渡到儿童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终极目的的哲学思考,并伴随他们从童年期走向青春期。
比如恐惧和害怕主题下,会讨论“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一个人睡?”“人为什么会做噩梦?”“为什么会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等等;
图片
再比如讨论家庭主题,会谈到“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分开?”“为什么妈妈会更喜欢小妹妹?”“为什么挨打的总是我?”“为什么妈妈不介意我的害怕?”;
图片
而在探讨人生主题中,会有例如“人为什么会死呢?”“人为什么会有灵魂?”“死亡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等话题。
图片
身为心理学专家,卡琳·西蒙妮很好地掌握了回答的度,有的是点到为止,有的是侃侃而谈,既让孩子看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有被实践证明的有效行动建议。
例如,当孩子有沉重的心结难以解开时,作者劝慰孩子,“要相信自己,你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但是,当你像雪球一样被摇晃得东倒西歪,你就不会看到解决办法。你应该耐心地等待事情过去。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如此建议包含浓浓的接纳和爱的力量,这本质上是帮助孩子走出困惑的金科玉律,是帮助孩子战胜自我、完善人格的奥秘所在。
图片
4
没有完美父母
给自己一份体谅
亲子关系里有爱,有责备,有后悔,也有心疼......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做父母就成了一份24小时的工作,有心甘情愿的时刻,更有很多无可奈何。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家长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
比如:我的父母为什么会生气?
图片
原因一:他们用生气的方式提醒你,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时候父母温柔地提醒可能不起作用,必须发火,才有效果。这也许是你测试父母界限的一种方式。
原因二:父母也有可能无缘无故地责骂你,因为他们这一天过得很糟糕。
这个时候,请钻到你的“保护罩”里。这对你不公平,这也显示出你的父母不是完美的人。如果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责骂你,你有权向他们提意见。
图片
作者试着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当爸爸妈妈因为精力不足,对生活照顾不周时,也要试着去理解他们,谁都不是完美的人。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父母都应该学一些,不为自己成为心理学家,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使其顺利度过每一个关键阶段。有理念、有方法、有智慧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直面、求解那些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他们已在无形中成为孩子童年的守护者,而孩子也会在了解自己、发现世界与人生运转奥秘的同时,找到自身使命与成长动力,向着梦想前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