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心得体会范文合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转眼间,现当代文学的学习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或多或少还是学到了些东西,思考了些东西,也感受了些东西。
初上这门课,第一感觉是懵的。啥叫现当代文学?经过老师简单的一番讲解,貌似明白了,就是现代和当代的文学研究嘛,有点说了当没说的感觉,不过,以后估计就会知道了。开始上课了,第二感觉是新的。张老师想法很新奇,教法很新奇,简直让我“耳目一新”,越发对这门课开始好奇了。然后上了两回课,第三感觉来了,但是这感觉不太好,是“烦”。既是“烦恼”的烦,也是“心烦”的烦。烦恼的是,老师让我们自己下去收集资料、整理、找切入点上课时进行分析,但是具体咋整并没说明;心烦的是,想要做好吧,就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准备,想敷衍了事吧,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每每都在纠结复杂的心情中,把“任务”完成。没错,就是“任务”,一开始我确实是这么认为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也蛮有乐趣的,是种“痛并快乐着”的乐趣。
再来说说每次的发言,刚开始确实很不习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偶尔还要应对张老师的“提问”和“点评”,每每让人都觉得有些尴尬和紧张。不过,熟能生巧嘛,也可以说是习惯成自然了,多几次似乎还蛮享受那种发言的感觉,每次都能对自己有些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不足或者少有的“优点”,想想也还是有点小开心。
最让我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吸引我的,就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貌似大多数时候没有逻辑可言,基本都是跟着感觉走),总之说来,是一种人格魅力吧。就那么随便说说,首先把自己乐的不要不要的,然后也把我们逗乐了。这种幽默感,或许也是欣赏文学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吧。听张老师讲文学,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学习,他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许多我们发现不了的“秘密”,并且对其进行想象、联想、扩宽、凝练等等,简直是信手拈来,这也是极为让我佩服的一点。
还有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也真是个个深藏不漏,各有千秋。每次上课,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一次棋逢对手的一较高下。在这场人数不限,题材不限,内容不限,近乎完全自由的较量中,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战,或者选择旁观学习。我在后来的学习中就很少发言,一来确实是懒,不想准备,这里做个自我检讨;二来是在倾听了两回别人的发言后,我发现,全神贯注的倾听,将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或是倾听者的身份上时,又能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审视自己。
随着学习的深入,真的越发觉得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或许这些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过去一直没有发现或是自己不愿意发现,谁愿意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呢?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我想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也才能让自己逐渐变得“丰盈”一点,不想自己的内涵跟外形一样瘦削,那就显得自己真的太“瘦弱”了。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么?在我看来,文学也应当有这种力量。
也不知道下学期是否还能再开这门课程,如果可以当然是极好的,如果不能我也会在这一年里学到的皮毛上再继续学习,有个成语不是叫“笨鸟先飞”嘛,我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笨啦,只要肯走心,愿意去学习文学,那么也是学无止境的吧。
幸运的是加入了精品班,即便下学期没有这门课了,倒也是还能看到张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和交流,这样看来也不至于太遗憾,但是感觉里面也是高手如云呐,看来为了能有一席之地,我还得努力再努力才行呐。
以上的种种闲言碎语,说是学习汇报,也不全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里话吧,既是要真性情的表达,那就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显得“真实”点咯。
【篇二】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我们踏上了文学采风的旅途。
沿途的风景虽然一闪而过,但在我心中的印象是绿叶中夹杂着几朵小花,小花“浮”在绿叶上。在绿叶上,花显现出一种艳丽美;在花朵下,绿叶显现出一种朴素美。
陶醉在花与叶的情境中,我们和旅行社的叔叔比赛背诗,从大家的口中我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从唐诗到宋词,从天文到地理,又有文学名著,又有读书故事……丰富多彩
伴着景观,听着词曲,来到了现代文学馆前面,立刻感到了威严无比——这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这是现代文学的结晶。
原本兴致勃勃的想要进去观看,可惜开馆时间没到,要在外面站几分钟,我垂头丧气地四处环顾,突然,一块石碑吸引了我,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巴金先生题的词。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所以建造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进入c楼,我发现了:玻璃门上都有一个手印,导游奶奶介绍这是文学馆的一大特色,手印是巴金先生的。当我的手印上去是,我感到倍加骄傲,我的手印与巴金的几乎吻合,我感觉这也许是我与我语文学的缘分。我一定要好好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热爱祖国文学。
赵树理,鲁迅,冰心,叶圣陶,曹禺,老舍,丁玲,艾青,沈从文,矛盾,巴金,朱自清,郭沫若等文学作者在导游奶奶的口中更加生动形象,他们的事迹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著作代代相传。
再说导游奶奶,她是一位义工,她对文学的热爱,远远超过我们,她选择这条路的动力就是文学,文学体现了她的生命价值,文学是她的精神食粮。她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肩上也背负着传播和发扬祖国文学的责任!
在车上我回味着文学馆不禁入睡了,醒来时,已经快到目的地了。下一站,梨花节。
从远处就听见人声鼎沸,闻其声,不见其影。向小路望去,一条“梨花”路出现在眼前,沿着路径走下去,一会便看到了人群,人们拥簇在集市上,围在梨树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首诗,表达了我对春的赞美,对梨花的喜爱。更写出了我对待文学的态度,我热爱写诗,热爱赞美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梨花!
本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我爱祖国文化,我爱自然!
初上这门课,第一感觉是懵的。啥叫现当代文学?经过老师简单的一番讲解,貌似明白了,就是现代和当代的文学研究嘛,有点说了当没说的感觉,不过,以后估计就会知道了。开始上课了,第二感觉是新的。张老师想法很新奇,教法很新奇,简直让我“耳目一新”,越发对这门课开始好奇了。然后上了两回课,第三感觉来了,但是这感觉不太好,是“烦”。既是“烦恼”的烦,也是“心烦”的烦。烦恼的是,老师让我们自己下去收集资料、整理、找切入点上课时进行分析,但是具体咋整并没说明;心烦的是,想要做好吧,就得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准备,想敷衍了事吧,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每每都在纠结复杂的心情中,把“任务”完成。没错,就是“任务”,一开始我确实是这么认为也是这样去做的。但是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也蛮有乐趣的,是种“痛并快乐着”的乐趣。
再来说说每次的发言,刚开始确实很不习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偶尔还要应对张老师的“提问”和“点评”,每每让人都觉得有些尴尬和紧张。不过,熟能生巧嘛,也可以说是习惯成自然了,多几次似乎还蛮享受那种发言的感觉,每次都能对自己有些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不足或者少有的“优点”,想想也还是有点小开心。
最让我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吸引我的,就是张老师的那张“嘴”,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貌似大多数时候没有逻辑可言,基本都是跟着感觉走),总之说来,是一种人格魅力吧。就那么随便说说,首先把自己乐的不要不要的,然后也把我们逗乐了。这种幽默感,或许也是欣赏文学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吧。听张老师讲文学,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学习,他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许多我们发现不了的“秘密”,并且对其进行想象、联想、扩宽、凝练等等,简直是信手拈来,这也是极为让我佩服的一点。
还有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也真是个个深藏不漏,各有千秋。每次上课,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一次棋逢对手的一较高下。在这场人数不限,题材不限,内容不限,近乎完全自由的较量中,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战,或者选择旁观学习。我在后来的学习中就很少发言,一来确实是懒,不想准备,这里做个自我检讨;二来是在倾听了两回别人的发言后,我发现,全神贯注的倾听,将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或是倾听者的身份上时,又能有些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审视自己。
随着学习的深入,真的越发觉得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或许这些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过去一直没有发现或是自己不愿意发现,谁愿意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呢?但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我想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也才能让自己逐渐变得“丰盈”一点,不想自己的内涵跟外形一样瘦削,那就显得自己真的太“瘦弱”了。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么?在我看来,文学也应当有这种力量。
也不知道下学期是否还能再开这门课程,如果可以当然是极好的,如果不能我也会在这一年里学到的皮毛上再继续学习,有个成语不是叫“笨鸟先飞”嘛,我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笨啦,只要肯走心,愿意去学习文学,那么也是学无止境的吧。
幸运的是加入了精品班,即便下学期没有这门课了,倒也是还能看到张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和交流,这样看来也不至于太遗憾,但是感觉里面也是高手如云呐,看来为了能有一席之地,我还得努力再努力才行呐。
以上的种种闲言碎语,说是学习汇报,也不全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里话吧,既是要真性情的表达,那就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显得“真实”点咯。
【篇二】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我们踏上了文学采风的旅途。
沿途的风景虽然一闪而过,但在我心中的印象是绿叶中夹杂着几朵小花,小花“浮”在绿叶上。在绿叶上,花显现出一种艳丽美;在花朵下,绿叶显现出一种朴素美。
陶醉在花与叶的情境中,我们和旅行社的叔叔比赛背诗,从大家的口中我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从唐诗到宋词,从天文到地理,又有文学名著,又有读书故事……丰富多彩
伴着景观,听着词曲,来到了现代文学馆前面,立刻感到了威严无比——这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这是现代文学的结晶。
原本兴致勃勃的想要进去观看,可惜开馆时间没到,要在外面站几分钟,我垂头丧气地四处环顾,突然,一块石碑吸引了我,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巴金先生题的词。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所以建造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进入c楼,我发现了:玻璃门上都有一个手印,导游奶奶介绍这是文学馆的一大特色,手印是巴金先生的。当我的手印上去是,我感到倍加骄傲,我的手印与巴金的几乎吻合,我感觉这也许是我与我语文学的缘分。我一定要好好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热爱祖国文学。
赵树理,鲁迅,冰心,叶圣陶,曹禺,老舍,丁玲,艾青,沈从文,矛盾,巴金,朱自清,郭沫若等文学作者在导游奶奶的口中更加生动形象,他们的事迹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著作代代相传。
再说导游奶奶,她是一位义工,她对文学的热爱,远远超过我们,她选择这条路的动力就是文学,文学体现了她的生命价值,文学是她的精神食粮。她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肩上也背负着传播和发扬祖国文学的责任!
在车上我回味着文学馆不禁入睡了,醒来时,已经快到目的地了。下一站,梨花节。
从远处就听见人声鼎沸,闻其声,不见其影。向小路望去,一条“梨花”路出现在眼前,沿着路径走下去,一会便看到了人群,人们拥簇在集市上,围在梨树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首诗,表达了我对春的赞美,对梨花的喜爱。更写出了我对待文学的态度,我热爱写诗,热爱赞美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梨花!
本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我爱祖国文化,我爱自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