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是怎样造成的呢?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3-04-12 · 超过44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4万
展开全部
一、孩子受到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氛围是孩子形成自身性格的基础。

一个孩子在外面的表现归根结底是要看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关注和联结是否紧密,不同的家庭基础必然会导致差异化的个体:自信与自卑、谦虚与自负、外向与内向,乐观与消极等等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必然有着不同的家庭氛围。特别是夫妻关系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

很多家长以为虽然彼此离婚了,但只要两个人都对孩子好,那么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这样的观点可以说是大错特错,因为孩子除了需要从父母身上接受爱以外,更要跟父母学习如何给予爱。如果两口子彼此并不能很好的交流感情,那孩子对于爱的理解只有单方面的输入,而没有输出,这样的孩子情感又如何能够健全呢?甚至有些孩子在家里就经常受到家庭暴力,更不用说在别的地方了。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就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目标;


2、校园因素

在家庭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了:老师、同学都有着不同的理念,孩子在学校里,是和不同家庭的价值观结晶在剧烈的碰撞,进而继续塑造、完善着自己的三观。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和不同的人产生摩擦,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只要成绩波动不大,很少会有老师或同学能够真正去关心某个人的想法。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遇到问题不会想到公事公办,而是尽可能的用私了的方式息事宁人,更给了校园滋生不安全的土壤的环境;


3、社会因素

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今非昔比,孩子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快捷、直接、毫无遮拦。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难免会接触到很多不良信息并受到影响:暴力的、色情的、血腥的、猎奇的、恶搞的等等没有经过分级处理的内容都能进入到孩子的视野中。而在孩子尚不具备完全分辨能力的情况下,经常就会有人通过模仿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当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什么惩罚时,相关的行为就会受到强化,进而变本加厉,导致更多的悲剧在校园发生;


4、个人因素

对孩子个人而言,有自己认知和能力的局限性。比如当他们受到了伤害以后,被对方吓唬:“你敢告状我就打死你”或者“你信不信我把你的不雅照片发到网站上”等等,就产生了畏惧、逃避的心理,让对方得寸进尺,进而受到更多的伤害,陷入恶性循环。

二、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对应上面的原因,我们作为家长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预防大于一切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孩子陷入到被欺凌的境地,因为亡羊补牢并不能抹平孩子心灵已经被造成的创伤。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做到了呵护孩子,而是在挽回孩子已经开始下坠的那幼小无助的心灵。

具体的预防形式包括哪些呢?

(1)从小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健康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

不仅是针对孩子,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要和谐,不管你们两口子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或者过节,在孩子面签必须做到相敬如宾,哪怕是要恨死对方了,那演戏也得咬着牙在孩子面前坚持,特别是孩子年龄越小越有必要。因为这是在给孩子上课:如何对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自己亲近的人该做些什么。


(2)无论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可靠的,能够信赖的强力后盾

孩子在外面有时候受欺负而不敢反抗、声张,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会对自己做什么,或者有些父母干脆就给孩子说过:“不许在外面打架!你打架我就打折你的腿!”于是孩子平时表现就比较畏首畏脚,受了欺负更是像丢了魂儿一样害怕,又何谈能够挺起腰杆为自己“争口气”?

所以平时跟孩子无论怎么说,但在外面必须帮孩子树立一个“强硬”的形象,这是需要亲子共同完成的。不信你看那些经常欺负人的孩子是不是也“看人下菜”?为什么他们没有把所有的同学都欺负一遍,而是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挑选欺凌目标?这就是家长在背后给孩子的支撑在起作用。

2、事后处理及时、得当

很多家长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还在忙着干自己的事情,等忙完了才想起来孩子被欺负了,这时候孩子内心早就形成了“我不是最重要的”这样一种认知观念,那孩子还会跟你亲近吗?有事情还会第一时间想着跟你说吗?

还有些家长经常抱着“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念,认为孩子被欺负也是活该,肯定自己也有错误,不仅不安抚孩子受伤的内心,反而对孩子又是一通训斥,让孩子遭受到了双重打击。这种不讲道理的处理方式我只想说一句:放过孩子吧!

正确的方法就是发现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第一时间当着孩子的面去找相关当事人据理力争,讨要说法。如果对方胡搅蛮缠那就跟他死磕到底,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正的在关心他,努力为了他受到的伤害而尽力挽回损失和影响。这样无论处理结果如何,起码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依然高大,可靠。

3、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品质

回忆过去,我们总是能想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有那种既不主动惹事生非,又看起来不好惹,还能跟大家和睦相处的人存在。

这样的孩子不全是天生的,甚至大多数都是靠家长的培养才形成的。


在培养孩子这些品质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来代替包办

比如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者收拾自己玩的到处都是的绘本、玩具等等

(2)用针对性、延展性的话语进行鼓励

比如用:“儿子你今天可以和爸爸一样自己穿袜子啦!你又长大了一点~下次是不是可以尝试自己穿裤子呢?”来代替:“大儿子真棒!都能自己穿袜子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