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姓的来源
周姓的来源是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一度成为巨族。
周姓主要繁衍播迁于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且以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
姓氏的意义
姓氏是一个可小可大的概念,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家族。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女部》中对“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后稷,传说中为姜嫄踩神秘巨人的脚印而生,人生下来之后要赐姓。姓的本义就是生,其实在先秦时代,姓与生也可通用,在金文里,姓字从女,有时候也从人。据考证,姓氏最开始的由来是图腾崇拜,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慢慢的图腾崇拜就成了部落专属的标志,然后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