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百五骂人的来历
二百五骂人的来历
“二百五”这个词语在现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骂人的方式,常用来形容那些傻头傻脑、不懂事、莽撞倔强的人。但是,这个词语在古代却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关于“二百五”为什么变成了骂人的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据传,当时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威风凛凛。但由于树敌太多,他在齐国做客卿时被派人刺杀。虽然苏秦重伤未死,但他却因此提出了一项计策,让齐王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诱惑贼人出现。结果,四个人因为不同的原因都声称自己杀了苏秦,齐王却问他们:“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人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便下令将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源于民间故事。据传,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日夜苦读,却一直与功名无缘。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决定认清现实。不曾想老来得子,添了一对双胞胎。老秀才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银此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结果,他们两个都不成材,写字也不好,老秀才的妻子在他出门时让两个儿子练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当老秀才回来时,妻子告诉他:“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唐朝时期的故事。当时,长安京兆尹的权势很大,每次出巡时都声势浩大。在最前面开路的官差叫做“喝道伍佰”,手拿一根长竿驱赶路人,十分粗鲁凶悍,令百姓都十分反感。后来,“喝道伍佰”变为两个人,但百姓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呼他们,反而是共称伍佰,于是单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手中各持一条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渐渐地,“二百五”变成了莽撞无礼、行为粗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