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法典中的体现
展开全部
法律主观: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 民法典 》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 1、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见,当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价值在于将道德伦理规范引入法律适用,起到扩充法律渊源、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5557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南京彩虹之旅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郑州都市传说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石家庄麦田守望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