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的稳健性。
1、审查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目的在于确定现有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提供恰当的保证。
2、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目的在于确定现有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按预期发挥作用。
3、评价内部控制的稳健性:
目的在于确认所有的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以及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内控目标: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这既是金融机构要达到的一个宏观目标,也是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要坚决实施的具体目标。
2、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控制风险是金融机构经营的具体目标,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
3、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这是内部控制的直接目标。
4、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寨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进行、这是内部控制微观目标,是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和各岗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