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饽饽到“烂摊子”,几经转手的北汽制造,谁来也玩不转?
“北汽新出的MPV你看了吗?值不值得入手?”
昨天,笔者的一位朋友晚上给我发来消息,说自己无意间刷到了北汽新出的MPV车型,想问问这款车怎么样。
笔者听后一愣,因为印象中,北汽集团旗下似乎除了合资的北京现代有MPV,旗下的自主品牌似乎还真没有刚上市的MPV。而当笔者再三与其确认后才得知,他所说的“北汽”,并不是我们常人理解的“北汽集团”,而是“北京汽车制造厂(BAW)”。不过,对于他这种非汽车爱好者来说,把这二者混淆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北京汽车集团”和“北京汽车制造厂”这两个名字的接近程度,很容易让人下意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但你需要知道的事实是,至少现阶段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和我们熟知的北汽集团,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这句话圈起来,是重点。
为什么说“现阶段没有关联”?因为把时间推回到多年前,这两者其实是关系密切的。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重点,所以关于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早期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查阅,资料铺天盖地,足够让你看得明白。总而言之,你需要记住的就是,眼前你所看到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已经和北京汽车集团毫无关联。或者换句话说,如今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早已由国企身份变成了标准的民营企业。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近年来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几经周折”应该是再合适不过。在正式脱离北汽集团后,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在2020年被山东富路集团接盘,并且还将其总部从北京迁至青岛,可以说大费周章。
至于目的,在笔者看来其实陆付军(富路集团董事长)就是为了一纸造车资质。要知道,在当时的新能源市场,造车资质对于那些渴望在新能源市场“淘金”的人来说,就是通往成功的“入场券”。
这对于在低速电动车市场奋战多年的陆付军来说,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企业”也是让富路集团更上一层楼的最佳机会。只可惜,造低速电动车出身的富路集团虽然拿到了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的造车资质,核心技术却依然是原地踏步。因此,后续推出的产品,很快便石沉大海。
意识到“造车”的难度之后,陆付军很快就为北京汽车制造厂(BAW)找到了更好的归宿。2022年7月,陆付军来到了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据传,魏桥集团董事长张波与陆付军一行进行了交流,双方还表示了在汽车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
最终,这一切成为了现实,今年2月份,北京汽车制造(青岛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青岛富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要变动。根据企查查APP显示,目前魏桥国科智行(山东)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持股比例达到71%,顺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根据魏桥集团的官网显示,陆付军已出任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总裁。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感慨拥有70多年品牌历史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居然在“迟暮之年”依旧“颠沛流离”。但客观来讲,对于魏桥创业集团这家山东民企的“天花板”来说,资金实力用“兵强马壮”来形容并不夸张。所以换个思路想想,在背靠魏桥创业集团后,至少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北京汽车制造厂(BAW)或将迎来重生。
但是,笔者却认为此时下定论,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从行业角度来看,造车这个行当,到底有多烧钱?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200亿是造车的入场券。对于“财大气粗”的魏桥创业集团来说,以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现阶段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的状态,真的能做到毫无压力吗?要知道,魏桥创业集团去年的利润也才132亿元。所以,对此笔者不乐观。
回过头看看威马、天际、奇点、赛麟等等已经黯然退场的造车新势力,哪个烧钱烧得少?最终结果不还是泯然众人矣?再看看宝能操盘的观致和自带流量的恒大造车,这些曾经在其他行业“呼风唤雨”的“人民币玩家”,下场造车后也同样回天乏术。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今年开始,各大头部车企都开始拼命的控成本、降价格,颇有“掀桌子”的意思。就连曾经看似稳固的“蔚小理”,格局早已悄然生变。这样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入局会是好时机吗?答案很显然。
与上述这些案例相比,魏桥创业集团操盘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又有何优势?虽然近年来魏桥创业集团频频与新能源相关产业进行合作,但回顾魏桥创业集团本身,其主营业务的纺织、铝业显然为造车带不来太多赋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人们眼中“不做亏本生意”的魏桥创业集团,在明知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现状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将其收入旗下。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为了造车?还是为了其材料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应用场景?这些似乎都还难下定论。
但对于笔者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从近日北汽制造(BAW)在张家口举办的2023品牌战略发布会来看,其实就很明显能看出,北京汽车制造厂(BAW)依然没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造车。就以发布会上公布售价的这两款新车,我们就能看出端倪。
新上市的王牌M7 MPV车型,全系指导价为9.98万-12.98万。对于一款MPV来说,并不算贵。但是,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北京汽车制造厂(BAW)需要面对的竞品太多了。其中不乏五菱、东风风行、江淮这样的老牌MPV劲旅。作为后来者的王牌MPV,仅靠“便宜”很难有突围的机会。
而另一款售价8.78万起的卡路里F7皮卡则更加危险,上市后就要与长城风骏5、郑州日产锐骐7、江铃域虎7、上汽大通T60这样的车型抢饭吃。要知道,购买这种特殊车型的用户,都十分看重口碑,作为后来者的卡路里F7皮卡,似乎很难让人改变主意。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却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动力总成:五菱柳机2.0L自吸发动机+东安8AT。这也就意味着,这两款新车不仅产品力落后,而且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的产品,放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会有人买单吗?
正如笔者上文所述的两种可能性,以当下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来看,倘若魏桥创业集团重资押注北京汽车制造厂(BAW),真是为了造车这件事,那么通过这两款新车的综合产品力以及该品牌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来看,陆付军玩不转的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张波也未必能盘活。
反之,如果北京汽车制造厂(BAW)只是魏桥创业集团在进军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的一块垫脚石,那在物尽其用后,这家拥有70多年造车历史老牌车企,最终或将再次成为无人问津的“鸡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