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选自?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妾不衣帛衣:穿。B.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诎:通“屈”,受委屈。C.其妻请去去:离去。D.余虽为之执鞭虽:虽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苟全性命于乱世B.解左骖赎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知己而无礼秦王还柱而走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不足为外人道也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她的神色、姿态、心理活灵活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B.作者写石父、御妻、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写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的国相风度。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晏子出,遭之涂。(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4分)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
(1)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遭”、“涂”各1分,共2分)
(2)现在你身高八尺,却仅仅是别人的车夫,然而你的心里还自以为很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去。(“子”、“仆御”、“然”、“是以”各1分,共4分)
(3)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晋君)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却)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为”、“赐”、“济”、“设版”各1分,共4分)
(4)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袖子,用右手刺他的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解除了。(“把”、“揕”、“然则”、被动句式各1分,共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虽:即使。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都是介词,在。B代词,他;助词,消除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晏平仲,名婴,东莱夷维人。曾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为臣,他以生活俭朴、踏实苦干受到齐国人的尊重。即使在他当齐国宰相的时候,也常常是饭桌上没有第二盘肉菜,不允许姬妾们穿丝绸做的衣服。上朝时,如果国君赞许了他,他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言语;如果国君没有赞许他,他就更加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国家的政治清明时,他就顺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去办;国家的政治昏暗时,他就对统治者的命令加以权衡,有选择地执行。因此,在灵公、庄公、景公三代,晏子的名声显扬于诸侯。
越石父是个有才干的人,因为犯罪,被人逮捕了。晏子外出,正好在路上碰见他们,于是便解下自己车子前面左边的一匹马,赎了他,并用车子把他带了回来。到了相府门口,晏子没有跟他打招呼,就自己进内室去了。过了一会儿,越石父就告诉看门人请求与晏子断绝来往。晏子一听很吃惊,急忙穿衣整帽赶出来说:“我这人虽然品格不高,但毕竟还是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断绝来往呢?”越石父说:“你这话不对。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那是可以的,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就应该受尊重了。当我在被人拘禁的时候,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您既然能够认识我的长处,并把我赎了出来,那说明您是了解我的。了解我而又不尊重我,那还不如再回去坐牢呢。”晏子一听赶紧把他请到屋里,尊为上宾。
晏子做宰相的时候,有一天坐着车子外出,他车夫的妻子正好从门缝里看见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自以为给宰相赶车高人一等,背后立着大伞,赶着四马飞奔,威风凛凛,得意非常。事罢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跟他离婚。他问妻子为什么?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够六尺,可是人家当了齐国的宰相,名震天下。今天我从门缝里看他的样子,人家思虑很深,还仿佛总觉得许多地方不如人。你身高八尺,却替人赶车,而且你心里还总觉得挺了不起!因此我不想跟你过了。”从此以后,车夫变得谦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车夫把事情原委向他讲了一遍,晏子很赞赏,于是推荐他当了齐国的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过《晏子春秋》,许多事情书中都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既然已经读了他们的书,就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所以我写了这篇传记。他们的书,社会上流传很多,就不再说了,这里只讲他们的几点轶事。当晏子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一直到完成了做臣子的礼节才离去,这不就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见义勇为”吗?他敢于给国君提意见,甚至不管国君是否已经动怒,这不就是《孝经》所说的那种“进了朝廷就要想着为国家尽忠,回到家里就要想着不断提高自己”吗?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去给他当马夫赶车,我都心甘情愿。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妾不衣帛衣:穿。B.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诎:通“屈”,受委屈。C.其妻请去去:离去。D.余虽为之执鞭虽:虽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苟全性命于乱世B.解左骖赎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知己而无礼秦王还柱而走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不足为外人道也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她的神色、姿态、心理活灵活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B.作者写石父、御妻、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写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的国相风度。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晏子出,遭之涂。(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4分)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
(1)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遭”、“涂”各1分,共2分)
(2)现在你身高八尺,却仅仅是别人的车夫,然而你的心里还自以为很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去。(“子”、“仆御”、“然”、“是以”各1分,共4分)
(3)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晋君)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却)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为”、“赐”、“济”、“设版”各1分,共4分)
(4)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袖子,用右手刺他的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解除了。(“把”、“揕”、“然则”、被动句式各1分,共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虽:即使。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A.都是介词,在。B代词,他;助词,消除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文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晏平仲,名婴,东莱夷维人。曾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为臣,他以生活俭朴、踏实苦干受到齐国人的尊重。即使在他当齐国宰相的时候,也常常是饭桌上没有第二盘肉菜,不允许姬妾们穿丝绸做的衣服。上朝时,如果国君赞许了他,他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言语;如果国君没有赞许他,他就更加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国家的政治清明时,他就顺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去办;国家的政治昏暗时,他就对统治者的命令加以权衡,有选择地执行。因此,在灵公、庄公、景公三代,晏子的名声显扬于诸侯。
越石父是个有才干的人,因为犯罪,被人逮捕了。晏子外出,正好在路上碰见他们,于是便解下自己车子前面左边的一匹马,赎了他,并用车子把他带了回来。到了相府门口,晏子没有跟他打招呼,就自己进内室去了。过了一会儿,越石父就告诉看门人请求与晏子断绝来往。晏子一听很吃惊,急忙穿衣整帽赶出来说:“我这人虽然品格不高,但毕竟还是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了,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和我断绝来往呢?”越石父说:“你这话不对。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那是可以的,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就应该受尊重了。当我在被人拘禁的时候,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您既然能够认识我的长处,并把我赎了出来,那说明您是了解我的。了解我而又不尊重我,那还不如再回去坐牢呢。”晏子一听赶紧把他请到屋里,尊为上宾。
晏子做宰相的时候,有一天坐着车子外出,他车夫的妻子正好从门缝里看见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自以为给宰相赶车高人一等,背后立着大伞,赶着四马飞奔,威风凛凛,得意非常。事罢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跟他离婚。他问妻子为什么?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够六尺,可是人家当了齐国的宰相,名震天下。今天我从门缝里看他的样子,人家思虑很深,还仿佛总觉得许多地方不如人。你身高八尺,却替人赶车,而且你心里还总觉得挺了不起!因此我不想跟你过了。”从此以后,车夫变得谦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车夫把事情原委向他讲了一遍,晏子很赞赏,于是推荐他当了齐国的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过《晏子春秋》,许多事情书中都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既然已经读了他们的书,就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所以我写了这篇传记。他们的书,社会上流传很多,就不再说了,这里只讲他们的几点轶事。当晏子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一直到完成了做臣子的礼节才离去,这不就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见义勇为”吗?他敢于给国君提意见,甚至不管国君是否已经动怒,这不就是《孝经》所说的那种“进了朝廷就要想着为国家尽忠,回到家里就要想着不断提高自己”吗?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去给他当马夫赶车,我都心甘情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