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
展开全部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
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 )
A.对象 B.特征
C.方法 D.任务
2.下列哪本教育学著作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3.下列哪一种特征不属于现代教育的?(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公共性
C.教育的宗教性 D.教育的科学性
4.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现代学制称为(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因此,杜威认为( )
A.教育无目的 B.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
C.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 D.教育不需要目的
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就是强调美育的( )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美育功能
8.把课程理解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体验
9.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和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D.学生自学
10.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1.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较为详尽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1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罗杰斯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来的?( )
A.治疗为中心 B.咨询为中心
C.当事人为中心 D.训练为中心
13.所谓“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这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15.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师
17.儿童个体发展
18.教科书
19.集体
20.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22.简述智育的主要任务。
2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24.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26.试述探究——研讨法的基本特点。
27.试述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 一位教师上自然课,开始上课时,老师从演示台里拿出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放在台面,然后问学生:“我将用火柴和蜡烛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说:“你将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又说:“不错,但是当蜡烛被点燃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发生变化?当蜡烛燃烧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些学生举手谈了他们的看法。老师趁机把蜡烛点燃,蜡开始下滴。老师问道:“蜡烛为什么会向下滴?如果我们试着把滴下的东西点燃,会出现什么情况?滴下的东西来自哪里?蜡烛燃烧时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学生解释说,滴下来的东西先被融化,然后又凝固起来。老师想要班里其他学生发表对这种解释的看法,便问道:“这种解释有什么证据吗?”几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滴下来的物质在融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仅仅是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老师趁机问道:“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什么变化?”
两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可能叫物理变化。老师接着又问:“燃烧的蜡烛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为什么越来越短直到最后不得不换一枝新蜡烛?”学生思考着这些问题,最后终于明白蜡烛也在发生化学变化。
试分析以上这个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教学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这一原则应体现的基本要求。
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 )
A.对象 B.特征
C.方法 D.任务
2.下列哪本教育学著作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3.下列哪一种特征不属于现代教育的?(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公共性
C.教育的宗教性 D.教育的科学性
4.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现代学制称为(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因此,杜威认为( )
A.教育无目的 B.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
C.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 D.教育不需要目的
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就是强调美育的( )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美育功能
8.把课程理解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体验
9.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和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D.学生自学
10.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1.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较为详尽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1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罗杰斯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来的?( )
A.治疗为中心 B.咨询为中心
C.当事人为中心 D.训练为中心
13.所谓“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这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15.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师
17.儿童个体发展
18.教科书
19.集体
20.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22.简述智育的主要任务。
2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24.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26.试述探究——研讨法的基本特点。
27.试述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 一位教师上自然课,开始上课时,老师从演示台里拿出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放在台面,然后问学生:“我将用火柴和蜡烛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说:“你将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又说:“不错,但是当蜡烛被点燃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发生变化?当蜡烛燃烧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些学生举手谈了他们的看法。老师趁机把蜡烛点燃,蜡开始下滴。老师问道:“蜡烛为什么会向下滴?如果我们试着把滴下的东西点燃,会出现什么情况?滴下的东西来自哪里?蜡烛燃烧时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学生解释说,滴下来的东西先被融化,然后又凝固起来。老师想要班里其他学生发表对这种解释的看法,便问道:“这种解释有什么证据吗?”几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滴下来的物质在融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仅仅是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老师趁机问道:“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什么变化?”
两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可能叫物理变化。老师接着又问:“燃烧的蜡烛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为什么越来越短直到最后不得不换一枝新蜡烛?”学生思考着这些问题,最后终于明白蜡烛也在发生化学变化。
试分析以上这个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教学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这一原则应体现的基本要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