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只有孩子真正感到被接纳、被理解,他们才愿意和你靠近,敞开心扉。
01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网络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说话,孩子就嫌烦?”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我妈觉得不烫”。
答主说,小时候,妈妈怕她感冒,总是喜欢用很烫很烫的水给她洗澡。
每一次,她都会跟妈妈抗议:水太烫了!
每一次,妈妈也都会无动于衷:“我试过,不烫,洗着洗着水就凉了。”
一次又一次,次次如此。
久而久之,答主选择了闭嘴,默默忍受洗澡带来的不适和恐惧。
直到有一次,水温超出了答主能忍受的极限。
多年来对洗澡的恐惧,长久以来被妈妈无视的痛苦,过往无数次被驳回的抗议……
种种委屈,堆积而起,压得答主突然崩溃,嚎啕大哭。
而这,也只换来了妈妈不以为然地回应:“这有什么好哭的,给你兑点凉水就好了。”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因为,你从不曾看见真实的孩子,只要孩子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因为,你总是选择无视孩子的内心,不懂得也不愿意去了解;
最终,孩子只能偃旗息鼓,厌烦了你的每一句话。
看过一则“男孩假扮妈妈向教育专家诉苦”的新闻,男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实在是太难沟通了。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因为,孩子满怀信任向你说出自己的选择,希望你给与支持,你却一味地否定;
因为,孩子满心欢喜地和你分享快乐,期待你的肯定,你却在指责他过于骄傲;
因为,孩子满腹委屈地找你诉苦,渴求你的安慰,你却开启无休止地说教......
每一次的鸡同鸭讲,每一句都是ending。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无关回应”,是指得到的回应与自己的期望无法接轨。
久而久之,就会将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与我们交流,是渴望精神的认同。
可悲的是,我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想法,看不见孩子的内心,一次次不自知地从孩子的心灵路过。
留给孩子的,只能先是失望,最终是绝望。
02
孩子曾经张开过嘴
是我们先捂住了耳朵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位作家问孩子为什么渐渐不愿和她沟通了?
孩子画了幅《与母亲的典型对话》的漫画,回应妈妈。
漫画中的沟通对话,让人看过陷入沉思: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来不及听完孩子的心声,等不及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事。
可事实上,一个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人,谁有意愿和他沟通?
亲子沟通中,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孩子不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我们非说“黑色不容易脏”;
孩子不喜欢吃苹果,我们非说“苹果有营养”;
孩子想自己一个人玩会儿,我们非说“要多融入集体”......
最后孩子慢慢闭上了嘴,长大后只能用行动来反抗。
纪录片《镜子》中有个叫张钊的男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他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早恋、斗殴、不听课,甚至在高三选择辍学。
可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变坏,张钊叛逆的背后,是和父母的沟通出了问题。
进入高中之后,他曾不止一次和父母诉说“学习压力大”。
可父母却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他的心声,更没有真正理解过他,反而一味指责:“学习又不是做苦力,学校几千人,怎么就你压力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曾说:
“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我们总抱怨孩子不和父母好好沟通,可事实上孩子曾经不止一次开过口,是我们先捂住的耳朵。
03
亲子沟通,需要找到平衡点
不说,怕孩子错;说多了,怕孩子不听。
在与孩子沟通这件事上,过犹和不及的度,时常会让父母陷入两难。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做,孩子才愿意说?
找准平衡点是关键。
第一:正确表达,不评论、不命令
心理学家卢森堡曾在《非暴力沟通》中讲到:
如果我们表达出的是观察,有理有据地描述,提出请求,对方会更乐意倾听。
如果我们表达出的是评论,对方会把内容忽略,更以为是在批评、指责他,进而反驳攻击。
当我们看见孩子把房间搞得乱糟糟、不爱整洁时,如果我们说:
“你就是个邋遢鬼,从来都不知道爱干净(表达的是评论),我说了多少遍,垃圾不要放桌上,脏袜子不准放床上(提出的是命令)!”
孩子会如何反应?是会立即整理,还是把你推出房门,生气的规定你不准进入他的房间。
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把吃完的零食袋放桌子上三天了(表达的是观察到的事实),是第三次发生这种事了,我想让家里保持整洁,记得下次把果皮扔到垃圾桶里(提出的是请求)。
想要和孩子沟通,那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正确表达,放下评论和命令。
第二:用心倾听孩子,学会“闭嘴”
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父母的唠叨,是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过于的唠叨,会逐渐让孩子堵上耳朵,这时父母一定要学会闭嘴。
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
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抱怨老师怎么怎么不对。
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
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
妈妈一愣,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
父母过度的唠叨,会在无形中让自己在沟通处于强势的地位,占据孩子想要表达的欲望。
只有父母闭上嘴,孩子才有机会说出口。
所以,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时,别急着打断,别急着责备,闭上嘴,认真听他说完,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三:先做好自己,再成为父母
当我们教育孩子,批评孩子,要求孩子时,我们也该审视一下自己,这些要求,我们自己做到了吗?
言传身教,比起言传,身教在孩子眼里更有说服力。
正如董卿在在一个采访中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在将来,孩子才会对你,有尊重,有敬意,也有爱。
04
共情,才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
《奇葩说》中有“辩神”美誉的辩手黄执中曾说:
“能说动人的,是情绪,而不是道理。”
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会先着急处理事情,而会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综艺《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胡可就是一位懂得共情孩子感受的妈妈。
有次吃饭的时候,胡可的儿子小鱼儿一心想着新玩具,根本不想吃,甚至要妈妈把新玩具组装起来,妈妈直接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被拒绝后的小鱼儿,情绪一下子被点燃,开始闹脾气。
看着不可理喻的儿子,胡可耐心地说:
“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想让玩具变成有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后来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害怕而哭泣时,胡可又说: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在节目中,每次儿子闹脾气,胡可都会以“我知道、我明白、我了解”这样的句子共情孩子的情绪,当儿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就渐渐变得听话了。
事实上,亲子沟通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我们经常使用“没有共情的语言”:责备、批判、教化、警告、命令等来将孩子从我们的身边推开。
学会共情,才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当我们俯下身,在和孩子沟通时,懂得共情,学会“避雷”、学会接纳、学会尊重,请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会捂上耳朵。
父母的语言,曾是孩子最喜欢听的声音,更是孩子最先模仿的语言。
千万别让我们和孩子,成为共处一室却无话可谈的陌生人。
01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网络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说话,孩子就嫌烦?”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我妈觉得不烫”。
答主说,小时候,妈妈怕她感冒,总是喜欢用很烫很烫的水给她洗澡。
每一次,她都会跟妈妈抗议:水太烫了!
每一次,妈妈也都会无动于衷:“我试过,不烫,洗着洗着水就凉了。”
一次又一次,次次如此。
久而久之,答主选择了闭嘴,默默忍受洗澡带来的不适和恐惧。
直到有一次,水温超出了答主能忍受的极限。
多年来对洗澡的恐惧,长久以来被妈妈无视的痛苦,过往无数次被驳回的抗议……
种种委屈,堆积而起,压得答主突然崩溃,嚎啕大哭。
而这,也只换来了妈妈不以为然地回应:“这有什么好哭的,给你兑点凉水就好了。”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因为,你从不曾看见真实的孩子,只要孩子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因为,你总是选择无视孩子的内心,不懂得也不愿意去了解;
最终,孩子只能偃旗息鼓,厌烦了你的每一句话。
看过一则“男孩假扮妈妈向教育专家诉苦”的新闻,男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实在是太难沟通了。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因为,孩子满怀信任向你说出自己的选择,希望你给与支持,你却一味地否定;
因为,孩子满心欢喜地和你分享快乐,期待你的肯定,你却在指责他过于骄傲;
因为,孩子满腹委屈地找你诉苦,渴求你的安慰,你却开启无休止地说教......
每一次的鸡同鸭讲,每一句都是ending。
为什么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无关回应”,是指得到的回应与自己的期望无法接轨。
久而久之,就会将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
很多时候,孩子与我们交流,是渴望精神的认同。
可悲的是,我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想法,看不见孩子的内心,一次次不自知地从孩子的心灵路过。
留给孩子的,只能先是失望,最终是绝望。
02
孩子曾经张开过嘴
是我们先捂住了耳朵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位作家问孩子为什么渐渐不愿和她沟通了?
孩子画了幅《与母亲的典型对话》的漫画,回应妈妈。
漫画中的沟通对话,让人看过陷入沉思: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来不及听完孩子的心声,等不及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事。
可事实上,一个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人,谁有意愿和他沟通?
亲子沟通中,你有多对,就有多错。
孩子不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我们非说“黑色不容易脏”;
孩子不喜欢吃苹果,我们非说“苹果有营养”;
孩子想自己一个人玩会儿,我们非说“要多融入集体”......
最后孩子慢慢闭上了嘴,长大后只能用行动来反抗。
纪录片《镜子》中有个叫张钊的男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他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早恋、斗殴、不听课,甚至在高三选择辍学。
可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变坏,张钊叛逆的背后,是和父母的沟通出了问题。
进入高中之后,他曾不止一次和父母诉说“学习压力大”。
可父母却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他的心声,更没有真正理解过他,反而一味指责:“学习又不是做苦力,学校几千人,怎么就你压力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曾说:
“父母最错误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我们总抱怨孩子不和父母好好沟通,可事实上孩子曾经不止一次开过口,是我们先捂住的耳朵。
03
亲子沟通,需要找到平衡点
不说,怕孩子错;说多了,怕孩子不听。
在与孩子沟通这件事上,过犹和不及的度,时常会让父母陷入两难。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做,孩子才愿意说?
找准平衡点是关键。
第一:正确表达,不评论、不命令
心理学家卢森堡曾在《非暴力沟通》中讲到:
如果我们表达出的是观察,有理有据地描述,提出请求,对方会更乐意倾听。
如果我们表达出的是评论,对方会把内容忽略,更以为是在批评、指责他,进而反驳攻击。
当我们看见孩子把房间搞得乱糟糟、不爱整洁时,如果我们说:
“你就是个邋遢鬼,从来都不知道爱干净(表达的是评论),我说了多少遍,垃圾不要放桌上,脏袜子不准放床上(提出的是命令)!”
孩子会如何反应?是会立即整理,还是把你推出房门,生气的规定你不准进入他的房间。
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把吃完的零食袋放桌子上三天了(表达的是观察到的事实),是第三次发生这种事了,我想让家里保持整洁,记得下次把果皮扔到垃圾桶里(提出的是请求)。
想要和孩子沟通,那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正确表达,放下评论和命令。
第二:用心倾听孩子,学会“闭嘴”
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父母的唠叨,是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过于的唠叨,会逐渐让孩子堵上耳朵,这时父母一定要学会闭嘴。
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
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抱怨老师怎么怎么不对。
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
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
妈妈一愣,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
父母过度的唠叨,会在无形中让自己在沟通处于强势的地位,占据孩子想要表达的欲望。
只有父母闭上嘴,孩子才有机会说出口。
所以,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时,别急着打断,别急着责备,闭上嘴,认真听他说完,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三:先做好自己,再成为父母
当我们教育孩子,批评孩子,要求孩子时,我们也该审视一下自己,这些要求,我们自己做到了吗?
言传身教,比起言传,身教在孩子眼里更有说服力。
正如董卿在在一个采访中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在将来,孩子才会对你,有尊重,有敬意,也有爱。
04
共情,才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
《奇葩说》中有“辩神”美誉的辩手黄执中曾说:
“能说动人的,是情绪,而不是道理。”
良好的亲子沟通,不会先着急处理事情,而会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综艺《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胡可就是一位懂得共情孩子感受的妈妈。
有次吃饭的时候,胡可的儿子小鱼儿一心想着新玩具,根本不想吃,甚至要妈妈把新玩具组装起来,妈妈直接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被拒绝后的小鱼儿,情绪一下子被点燃,开始闹脾气。
看着不可理喻的儿子,胡可耐心地说:
“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想让玩具变成有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后来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害怕而哭泣时,胡可又说: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在节目中,每次儿子闹脾气,胡可都会以“我知道、我明白、我了解”这样的句子共情孩子的情绪,当儿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就渐渐变得听话了。
事实上,亲子沟通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我们经常使用“没有共情的语言”:责备、批判、教化、警告、命令等来将孩子从我们的身边推开。
学会共情,才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当我们俯下身,在和孩子沟通时,懂得共情,学会“避雷”、学会接纳、学会尊重,请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会捂上耳朵。
父母的语言,曾是孩子最喜欢听的声音,更是孩子最先模仿的语言。
千万别让我们和孩子,成为共处一室却无话可谈的陌生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