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制度的变化??? 15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表面上看变化很大 其实没有什么变化 变化就是从原来的四书五经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后繁衍出更多的 子孙 童试=幼儿园升小学 乡试=小学生初中 会试=初中升高中 殿试=考大学 不同的是古代你多大都可以考 先在是你要上16年的学才能毕业 不果古代人比较好 毕业了他给你分配工作 先在谁理你 古代你就学4书5经就可以 没多少字 背下来都行 现在就不行了 十多科等你去被 一科不会老师弄死你 总是说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民主 玩去吧 应试教育什么都没有变 中国的人才全都在外国 外国人混不下去了来中国 中国还把人家当人采用 自己的人才全给别人了
参考资料: 自己的理解和明朝那些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4-10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从隋唐兴科举,一千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到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废除了科举,全面推行西化教育,建立人民共和国以后,可以高考进大学,1966年废除高考,进大学全靠推荐,1977年又恢复了高考至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教育,从古至今都受到极大的重视。从先秦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到今天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都可以看出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反思的阶段。时至今日教育仍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待的结果,各种负面评论是非常之多的,教育承受了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当前的教育改革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错误”,还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阶段”?笔者认为,要对教育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回顾我国50多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脉络,看到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这样才能找到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50多年,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管理体制几经变迁,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艰难探索和建立时期(1949—1985)
这是一段漫长的时期,经过近36年的探索我国基本确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主、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期:
1.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时期(1952—1957)。1954年,政务院在《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的指示》中规定,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大学里面,大学新生的招收和分配、大学教员的任免、教育经费的筹措等全部由中央统一管理。
2.松动集权模式时期(1958—1962)。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在教育方面,主要是解决中央向地方放权的问题。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力相对集中于中央的教育管理体制时期(1962一文革前)。
4.教育管理体制破坏时期(1966—1976“文革”期间)。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所有的国家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这一时期教育管理体制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管理基本上无章可循。
5.教育管理体制恢复时期(1976文革结束一1984)。
纵观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可以说它一直处于艰难的探索中。经过两次真正的放权和集权,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失误,甚至有破坏和混乱,但最后基本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中央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几次变革仍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样的教育管理体制仍有不少的问题,并在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益显现出来。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时期(1985—200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成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心是强调地方责任。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这一改革指明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方向和内容,即中央放权给地方,地方也逐级放权直到乡镇,教育领导部门也放权给校长。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问题,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的关键。在这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管理体制的认识,转变了观念。二是各级地方与学校办教育的积极性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三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以教育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将以上改革内容确定下来,进而以教育法规去规范这一改革。
纵观1985—2001年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但对于“教育的事情按教育规律办”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这一切都在以后的发展中日益表现出来。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2001年至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分级管理”体制已显现出诸多弊端,在此形势下我国开始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2008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工作方案是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的。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将对2009年到202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12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1年至今的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实施的时期,从这两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新的问题出现。(1)成功之处。全国大部分县已经完成了将学校的人、财、物等上收到县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任务;基本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控制乱收费效果显著;农村中小学的校舍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也有明显改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制定工作顺利,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2)不足之处。少数地方还不能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山区);税费改革和“一费制”实施后,农村教育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本身有问题,中小学公用经费不足,难于维持日常办学开支等。[5]
纵观2001年至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出发点依旧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它毕竟在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在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研究者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不能就此说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趋于完善,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新的深化。
二、思考与启示
(一)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性认识
1.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从无到有、日趋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2.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3.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
(二)历史的启示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辨证关系。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这一现实条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别要求,及时总结和推广地方的经验。三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者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教育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正确理解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遵循“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的原则开展工作。四是要用法律来巩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最终使教育管理体制法制化,形成依法办学、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机制。
三1结语: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生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学制度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人才的优劣。教育奠基未来!教育改革能够促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人民真正步入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进行教育改革,是我国的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历史回顾
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50多年,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管理体制几经变迁,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艰难探索和建立时期(1949—1985)
这是一段漫长的时期,经过近36年的探索我国基本确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主、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期:
1.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时期(1952—1957)。1954年,政务院在《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的指示》中规定,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大学里面,大学新生的招收和分配、大学教员的任免、教育经费的筹措等全部由中央统一管理。
2.松动集权模式时期(1958—1962)。1958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在教育方面,主要是解决中央向地方放权的问题。
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力相对集中于中央的教育管理体制时期(1962一文革前)。
4.教育管理体制破坏时期(1966—1976“文革”期间)。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所有的国家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这一时期教育管理体制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管理基本上无章可循。
5.教育管理体制恢复时期(1976文革结束一1984)。
纵观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可以说它一直处于艰难的探索中。经过两次真正的放权和集权,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失误,甚至有破坏和混乱,但最后基本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中央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几次变革仍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样的教育管理体制仍有不少的问题,并在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益显现出来。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时期(1985—200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成为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心是强调地方责任。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这一改革指明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方向和内容,即中央放权给地方,地方也逐级放权直到乡镇,教育领导部门也放权给校长。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问题,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的关键。在这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出台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管理体制的认识,转变了观念。二是各级地方与学校办教育的积极性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三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以教育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形式将以上改革内容确定下来,进而以教育法规去规范这一改革。
纵观1985—2001年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但对于“教育的事情按教育规律办”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这一切都在以后的发展中日益表现出来。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2001年至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分级管理”体制已显现出诸多弊端,在此形势下我国开始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2008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工作方案是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审议通过的。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将对2009年到202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12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1年至今的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实施的时期,从这两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新的问题出现。(1)成功之处。全国大部分县已经完成了将学校的人、财、物等上收到县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任务;基本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控制乱收费效果显著;农村中小学的校舍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也有明显改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制定工作顺利,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2)不足之处。少数地方还不能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山区);税费改革和“一费制”实施后,农村教育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本身有问题,中小学公用经费不足,难于维持日常办学开支等。[5]
纵观2001年至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出发点依旧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它毕竟在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在这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研究者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不能就此说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趋于完善,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新的深化。
二、思考与启示
(一)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性认识
1.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从无到有、日趋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2.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过程。
3.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
(二)历史的启示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体制中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辨证关系。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这一现实条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别要求,及时总结和推广地方的经验。三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者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教育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关系,正确理解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遵循“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的原则开展工作。四是要用法律来巩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最终使教育管理体制法制化,形成依法办学、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机制。
三1结语: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生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学制度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人才的优劣。教育奠基未来!教育改革能够促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人民真正步入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进行教育改革,是我国的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