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真有其人? 为何不在诸子之中?

 我来答
zjj7469752
推荐于2016-01-03 · TA获得超过89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85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237万
展开全部
鬼谷子真有其人,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鬼谷子是诸子中的一员。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其中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张仪均为鬼谷子学生,但张仪比苏秦年长约30年。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也可指官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安平思迈丝网制品
2015-10-31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07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1293万
展开全部
鬼谷子确有其人,另外鬼谷子在诸子之中。

诸子
中国春秋战国时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10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以孔子 、孟子为代表)、墨(以墨子为代表 )、道(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 、法(以韩非子为代表)4家 。 代表他们政治和学术观点的著作分别是《论语》、《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鬼谷子是纵横一派的,也是诸子中的一员,只是没有其他几派广为流传。

鬼谷子(纵横家鬼谷子)一般指王诩(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代表人物)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与墨子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最神秘的思想家。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河南淇县云梦山“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道家、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史记》)。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东周列国志》《孙庞演义》)。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术业通达,学究精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64427866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20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1万
展开全部
诸子
中国春秋战国时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等10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儒(以孔子 、孟子为代表)、墨(以墨子为代表 )、道(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 、法(以韩非子为代表)4家 。 代表他们政治和学术观点的著作分别是《论语》、《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鬼谷子是纵横一派的,也是诸子中的一员,只是没有其他几派广为流传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贺迎静迎波
2010-04-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因为他代表的是中国最实用却最不好意思搬上台面的思维和方法论,而且他的论著作用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对社会整体的作用不大,因此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如其他几家。
不过他并不是没门没派,他是纵横家的鼻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唯一唯溢
2010-04-10 · TA获得超过6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代卫国(今江西省贵溪市)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同时也有同名著作《鬼谷子》,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