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怎样才能答好?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 我来答
∮幽幽№245e
推荐于2018-02-15 · TA获得超过187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同学你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做题正确的方法,只要能把方法掌握了,任何这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介绍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如下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口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下面进行一个测试,看用上面给你的方法来答题,有收获吗?
例题:一个七美元的梦
(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
(5)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6)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
(7)那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
(8)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的这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9)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
(10)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映照下显得温暖。
(13)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像。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颌下的那温暖的琴本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14)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A(一个空位都没有,形容人多)。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式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B(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都来赞赏它。
(15)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
(16)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17)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
(18)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
(19)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20)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马尾上涂抹了点松香。
(21)接着,小提琴又重新演奏出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过他。
(22)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了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23)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祷着会有人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
(24)我知道,不管哪家乐曲店都会出笔好价钱。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25)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26)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根据(14)段语境,按括号中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A、B、
2.仿照第(10)段画横线的句子,以“××忽而……,忽而又似……”为形式造一个句子。
3.本文的记叙顺序是,记叙线索是,
4.本文主要写了这样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略写的是,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5.“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显得很难过?
6.第(12)段中,作者写到:“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7.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情感?
8.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小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9.第(24)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要“七美元”?
10.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分析:这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讲述一个爱心传递的故事,使学生在答题的同时受到思想的教育和启迪。从没题看,第1题着眼于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成语。第2题是一个仿写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第3题考查记叙的顺序和线索。第4题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感知。先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再从材料的详略安排上体会作者的用意。第5、6题着眼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无疑中生疑。一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其实对表现中心和人物性格都有作用,只有认真阅读全文,抓住这些信息,进行思考,方能轻松答题。第7、8题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第7题着眼于塑造人物的手法,第8题着眼于文章结构的安排。第9、10题要求学生注意全文的中心。总起来看,设题有梯度,考查学生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能力。
答案:1.A.座无虚席
B.鸦雀无声
2.参考答案:大海忽而温和平静,忽而又似万马奔腾。
3.倒叙 一把小提琴(或"我"对小提琴的珍爱之情)。
4。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我"的梦,"我"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
详写: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我"的梦
略写:"我"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重点突出(或中心突出、突出主题)
5.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但又生活拮据的家庭。
父亲表情很难过,是因为经济拮据的现实不能让他满足女儿的心愿,但他又希望能够满足,这表现出他的矛盾心情。
6.对朋友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为满足女儿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7.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8.第一次出现引起下文的回忆,第二次出现呼应开头。
9.当年“我”以七美元的价格买到这把琴,得到别人的无私帮助,今天“我”也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10.这个"梦"既是指:我"及另一个小女孩渴望得到一把小提琴的心愿,也是“我们”周围的人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一种心愿,同时也是"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爱心永远传递下去的心愿。
不懂先生leslieacd
2017-07-26 · TA获得超过1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6035万
展开全部
语文阅读做题,前提是要通过阅读把文章想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或整篇文章,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有些可以直接用原文作答、有些需要经过你处理之后用自己的话作答等等。

要做好阅读理解,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理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放方面。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阅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6e6845
2019-03-17 · TA获得超过39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6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33.7万
展开全部
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卑听云3004
2016-04-18 · TA获得超过13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首先你要读懂文章的意思,看讲了个什么事情,然后根据问题再去琢磨他要考你什么,你要读得快读得懂,把有用的东西给找出来,这样阅读理解就做得好了,分数也很高了。学语文是要有一个好的基础的,然后就是多积累,多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tdq5698
2021-08-06 · TA获得超过17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41
采纳率:15%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vCWgG-gnepPtznySWMmFg

 提取码: mrju

通过童话、寓言、儿歌等内容,力图从孩子发展领域所涉及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创造力、观察力、注意力等方面为孩子将来学好语文打基础。 

希望这份文件可以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