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标准是什么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胸外按压半小时后,电复率360J三次以上,心电图仍为一直线者,医学上可判断为:心跳呼吸停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触诊:心尖搏动不可触及
颈动脉、桡动脉等各大动脉搏动消失
颈动脉、桡动脉等各大动脉搏动消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死亡学(thanatology)一词,是由美国罗斯威尔.帕克(Rosewell Park)在1912年提出的,该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死神 “Thanatos”(滕纳托斯)的名字。人类死亡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死亡的基本问题;(2)研究人类死亡的心理;(3)研究死亡学的相关学科;(4)研究死亡教育问题;(5)研究长生不死问题。
死亡定义:(消蚂1)心肺死亡标志定义,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1951年)定义死亡为:“生命之终结,人之不存;即在医生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生物生命活动终止之时。”它从病理学角度把血液循环的停止代表心脏跳动的停止,并置于呼吸心跳(脉搏)之前的地位。这是对死亡定义从体表征象向生理病理实质的一种进步。
(2)脑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脑死亡(brain death)的新概念,引起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它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地停止,此时尽管有被动心跳、呼吸的存在,仍可宣告死亡。从1968年到1978年,已经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有三十多种,代表性的有哈佛的标准、美国神经病研究所组织九家医院提出的标准(协作组标准)、英联邦皇家学院的标准,以及北欧、日本、中国的标准。
哈佛标准:a 无反应性,对刺激,包括最强烈的疼痛刺激毫无反应性。
b 无自发性呼吸,观察至少1小时无自发性呼吸。
c 无反射,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转动患者头部或向其耳内灌注冰水而无眼球运动反应。
e 无眨眼运动,无姿势性活动(去大脑现象),无吞咽、咀嚼、发声,无并扰角膜反射和咽反射,通常无腱反射。
f 平线脑电图,即等电位脑电图。脑电图检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毫伏/分钟,对掐、挟疼痛刺激或喧哗等声音骚扰无反应,记录至少持续10分钟。
上述所有试验在24小时后重复一次,并且应排除低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酸盐类中毒等情况后,以上结果才有意义。
(3)脑心综合死亡 美国卡普隆和拉斯提出了脑心综合死亡定义。
一般人常认为:心跳、呼吸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但是,事实上并不这样简单。如由于某种原因,人会发生突然的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这时如果抢救及时、得法,可使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所以对死亡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遗传学的先驱在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试图研究和确定一个为医学、法律和伦理学界都能接受的死亡的标准,但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法国、美国、瑞典和荷兰等多数国家,都以脑机能的不可逆转作为死亡的定义;英国则比较强调脑干功能的不可逆转,因为脑干是心跳和呼吸的中枢。在日本,有人认为脑死后,脑下垂体仍能继续分泌激素,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死亡。
有人在研究死亡定义时参照生命的定义: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人生命的开始(指胎儿);所以死亡就可以定义为:意识或自我意识的永远不可逆转的丧失。对这个定义还有争议。例如1985年,我国湖北省沙市棉纺厂有位因车祸而不省人事的女工,经过三年的特别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精心治疗,这位沉睡三年的“植物人”在1988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自我意识又得到复苏。这一罕见事例又对死亡定义提出了新的质疑:自我意识的不可逆转又如何断定呢?看来,关于死亡的定义还得争论下去
-1
06353997 2009-11-7 14:34:47 202.110.216.* 举报 如何确定被检绝桥旦查者是假死呢?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眼部检查。首先,应当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如果
血管内仍有血液流动,说明血液循环尚未停止,病人没有真正死亡。其次,可以用
1%荧光素钠滴眼内,使眼膜和巩膜当即黄染。若是假死,则在2~5分钟后即退色;
如果是真正死亡,则虽经24小时,亦不退色。最后,可压迫眼球使瞳孔变形。若为
假死,则解除压迫后瞳孔即恢复圆形;若是真正死亡,则解除压迫后瞳孔仍是变形
的。
第二,X线检查。较长时间地用X线透视脑部,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形态和运
动状况。如果心脏仍在搏动,则说明是假死,反之,则已经死亡。
第三,心电图检查。在人的心音、脉搏已经测不到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仍能
显示心脏功能,因而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定死亡的真假。
第四,微弱呼吸检查。首先,可将冷却后的镜片放在被检查者的鼻孔前;若镜
片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说明被检查者尚有微弱呼吸,是假死。其次,可将纤细的
羽毛放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孔前,观察其有无运动,若有运动,说明被检查者仍
能呼吸,是假死。其三,可根据同样的道理,将肥皂泡沫抹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
孔处,观察气泡的变化,判定真假死。最后,还可将装水的玻璃杯放在被检查者的
胸部,观察水杯和液面的变化,以确定呼吸是否存在。
假死者经抢救以后,随着身体功能的缓慢恢复和呼吸、心跳的逐渐加强,其生
活功能也逐渐恢复。通常是先出现咽下运动,然后出现下颌活动,最后呼吸心跳运
动恢复正常。
死神也会给人类开玩笑,死亡也有真假之分。使更多的假死者死而复活,是革
命的人道主义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一方面我们应当在人死亡后
相当长时间,或者待其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说明此人确实死亡之后)后,
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施行防腐措施或者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从理
论上弄清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死亡定义:(消蚂1)心肺死亡标志定义,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1951年)定义死亡为:“生命之终结,人之不存;即在医生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生物生命活动终止之时。”它从病理学角度把血液循环的停止代表心脏跳动的停止,并置于呼吸心跳(脉搏)之前的地位。这是对死亡定义从体表征象向生理病理实质的一种进步。
(2)脑死亡,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了脑死亡(brain death)的新概念,引起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的普遍重视。它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地停止,此时尽管有被动心跳、呼吸的存在,仍可宣告死亡。从1968年到1978年,已经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有三十多种,代表性的有哈佛的标准、美国神经病研究所组织九家医院提出的标准(协作组标准)、英联邦皇家学院的标准,以及北欧、日本、中国的标准。
哈佛标准:a 无反应性,对刺激,包括最强烈的疼痛刺激毫无反应性。
b 无自发性呼吸,观察至少1小时无自发性呼吸。
c 无反射,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转动患者头部或向其耳内灌注冰水而无眼球运动反应。
e 无眨眼运动,无姿势性活动(去大脑现象),无吞咽、咀嚼、发声,无并扰角膜反射和咽反射,通常无腱反射。
f 平线脑电图,即等电位脑电图。脑电图检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毫伏/分钟,对掐、挟疼痛刺激或喧哗等声音骚扰无反应,记录至少持续10分钟。
上述所有试验在24小时后重复一次,并且应排除低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酸盐类中毒等情况后,以上结果才有意义。
(3)脑心综合死亡 美国卡普隆和拉斯提出了脑心综合死亡定义。
一般人常认为:心跳、呼吸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但是,事实上并不这样简单。如由于某种原因,人会发生突然的昏迷(休克),心跳、呼吸停止,这时如果抢救及时、得法,可使病人恢复心跳和呼吸。所以对死亡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遗传学的先驱在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试图研究和确定一个为医学、法律和伦理学界都能接受的死亡的标准,但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法国、美国、瑞典和荷兰等多数国家,都以脑机能的不可逆转作为死亡的定义;英国则比较强调脑干功能的不可逆转,因为脑干是心跳和呼吸的中枢。在日本,有人认为脑死后,脑下垂体仍能继续分泌激素,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死亡。
有人在研究死亡定义时参照生命的定义:意识或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人生命的开始(指胎儿);所以死亡就可以定义为:意识或自我意识的永远不可逆转的丧失。对这个定义还有争议。例如1985年,我国湖北省沙市棉纺厂有位因车祸而不省人事的女工,经过三年的特别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精心治疗,这位沉睡三年的“植物人”在1988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知觉,自我意识又得到复苏。这一罕见事例又对死亡定义提出了新的质疑:自我意识的不可逆转又如何断定呢?看来,关于死亡的定义还得争论下去
-1
06353997 2009-11-7 14:34:47 202.110.216.* 举报 如何确定被检绝桥旦查者是假死呢?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眼部检查。首先,应当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如果
血管内仍有血液流动,说明血液循环尚未停止,病人没有真正死亡。其次,可以用
1%荧光素钠滴眼内,使眼膜和巩膜当即黄染。若是假死,则在2~5分钟后即退色;
如果是真正死亡,则虽经24小时,亦不退色。最后,可压迫眼球使瞳孔变形。若为
假死,则解除压迫后瞳孔即恢复圆形;若是真正死亡,则解除压迫后瞳孔仍是变形
的。
第二,X线检查。较长时间地用X线透视脑部,可以观察到心脏结构的形态和运
动状况。如果心脏仍在搏动,则说明是假死,反之,则已经死亡。
第三,心电图检查。在人的心音、脉搏已经测不到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仍能
显示心脏功能,因而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定死亡的真假。
第四,微弱呼吸检查。首先,可将冷却后的镜片放在被检查者的鼻孔前;若镜
片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说明被检查者尚有微弱呼吸,是假死。其次,可将纤细的
羽毛放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孔前,观察其有无运动,若有运动,说明被检查者仍
能呼吸,是假死。其三,可根据同样的道理,将肥皂泡沫抹在被检查者的嘴唇、鼻
孔处,观察气泡的变化,判定真假死。最后,还可将装水的玻璃杯放在被检查者的
胸部,观察水杯和液面的变化,以确定呼吸是否存在。
假死者经抢救以后,随着身体功能的缓慢恢复和呼吸、心跳的逐渐加强,其生
活功能也逐渐恢复。通常是先出现咽下运动,然后出现下颌活动,最后呼吸心跳运
动恢复正常。
死神也会给人类开玩笑,死亡也有真假之分。使更多的假死者死而复活,是革
命的人道主义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一方面我们应当在人死亡后
相当长时间,或者待其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说明此人确实死亡之后)后,
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施行防腐措施或者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从理
论上弄清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