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三国的赵子龙背景简介?

谁三国的黄盖背景简介?... 谁三国的黄盖背景简介? 展开
 我来答
微冷月色
2010-04-24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7万
展开全部
  赵子龙(公元?—公元229)名赵云、字子龙,亦称赵子龙;一说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城南)人,一说邢台临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历史传记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坂坡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历史人物《赵子龙》雕像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黄盖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另,黄盖一词还指古代帝王的仪仗。

  历史传记

  黄盖,字公覆,汉末三国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黄盖向周瑜献火攻之策,并亲往诈降,火烧战船,重创敌军,以功拜武锋中郎将。后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乌拉乌拉LXF
2010-04-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万
展开全部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终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另,黄盖一词还指古代帝王的仪仗。
黄盖,字公覆,汉末三国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黄盖向周瑜献火攻之策,并亲往诈降,火烧战船,重创敌军,以功拜武锋中郎将。后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住花尽h
2010-04-25 · TA获得超过1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8万
展开全部
蜀汉名将——赵子龙

历史传记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坂坡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历史人物《赵子龙》雕像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历史评价

▓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
▓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
▓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经过了艺术加工,真实性有待考证(基本不可信),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刘禅根本就是忘恩负义,在追封时没有追封赵云,据姜维等人力争,才给赵云封了个顺昌候,爵位在关张马黄之下.
刘备在得到了汉中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封赵云.因此在三国历史中,蜀国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只是陈寿将其五人并在一传,因此民间才有五虎上将之说,而罗贯中喜欢赵云的忠义,因此才在演义中大大地吹了一番.
终上所述,赵云历史上并没有常胜将军之词,只是没领过大军进行作战,其中原因和不受重用有关,但谁又能保证和能力无关呢。武力之词本不存在,大军之中何来单挑一次?
歇后语[编辑本段]【赵云简介】 容貌:身高八尺,姿颜雄伟 三国志11赵云头像官职: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留营司马、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 爵位:永昌亭侯 谥号:顺平侯 子女:赵统(长子)、赵广(次子) 曾效力过的势力:公孙瓒、蜀汉 《大辞海》:赵云(?-公元229) 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终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长坂坡上赵子龙—————单枪匹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anxian1990
2010-04-24 · 贡献了超过105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赵子龙(公元?—公元229)名赵云、字子龙,亦称赵子龙;一说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城南)人,一说邢台临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另有当代 “中国武术散打王”(85公斤级)赵子龙。
目录[隐藏]

蜀汉名将——赵子龙历史传记
历史评价
、蜀汉名将——赵子龙 历史传记
历史评价


[编辑本段]蜀汉名将——赵子龙

历史传记

赵云开始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坂坡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历史人物《赵子龙》雕像备西征时,赵云截江夺回了后主刘禅。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建兴六年,赵云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后云以兵力差距输给曹真,但是由于他和邓芝领兵固守,没有造成蜀军大败,战后赵云请求自贬。建兴七年,卒,后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品性忠良,直言敢谏,曾力劝刘备将本打算赏赐功臣的土地还与百姓。在刘备伐吴前,又进忠言,劝刘备以国仇为重、私仇为轻。在对他的谥书中,强调了他有贤者之风,能体恤民情,慈爱百姓。其高风亮节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历史评价

▓刘备:子龙不弃我走也。 《云别传》
▓别传: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云别传》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云别传》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 《云别传》
▓姜维: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云别传》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三国志·蜀书六》
▓杨戏: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三国志·蜀书十五》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经过了艺术加工,真实性有待考证(基本不可信),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刘禅根本就是忘恩负义,在追封时没有追封赵云,据姜维等人力争,才给赵云封了个顺昌候,爵位在关张马黄之下.
刘备在得到了汉中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没有封赵云.因此在三国历史中,蜀国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只是陈寿将其五人并在一传,因此民间才有五虎上将之说,而罗贯中喜欢赵云的忠义,因此才在演义中大大地吹了一番.
终上所述,赵云历史上并没有常胜将军之词,只是没领过大军进行作战,其中原因和不受重用有关,但谁又能保证和能力无关呢。武力之词本不存在,大军之中何来单挑一次?
【赵云简介】 容貌:身高八尺,姿颜雄伟 三国志11赵云头像官职:牙门将军、偏将军领桂阳太守、留营司马、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 爵位:永昌亭侯 谥号:顺平侯 子女:赵统(长子)、赵广(次子) 曾效力过的势力:公孙瓒、蜀汉 《大辞海》:赵云(?-公元229) 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终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长坂坡上赵子龙—————单枪匹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路易皇
2010-04-25 · TA获得超过3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赵子龙(公元?—公元229)名赵云、字子龙,亦称赵子龙;一说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城南)人,一说邢台临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