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原创撰文:饮默
深圳身上的标签很多“深圳速度”、“深圳奇迹”“创客天堂”“设计之都”等,这些标签让深圳进入了人民的视野,激起了人们的惊叹,但唯有一个便签让深圳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阅读之城。
在别人眼里深圳是一个一夜间拔地而起的移民城市是一个一夜暴富的暴发户,是一片文化沙漠,可事实却是深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提高国民素质,在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同时也没忘了“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赢得尊重”。
阅读是传统也是未来
深圳图书馆老馆长刘楚材珍藏着一张1988年的《人民日报》。在报纸的图片新闻上并排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国内某著名图书馆“门前冷落车马稀”,另一张则是深圳图书馆门前人们排着长队。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在1996年11月8日,深圳书城暨第七届全国书市盛大开业,5元入场券竟被炒到80元,当天前来参观购书的市民多达10万人,这个曾被别的城市认为是亏本买卖的全国书市,在深圳却受到空前欢迎,十天销售额2177万元,一举创造了购书量最多、订数最大等7项全国纪录,成为历届书市之最。
显而易见,深圳的骨子里就是一个爱书如痴的人,在最艰苦的年代深圳没有被贫穷折腰放弃读书,到了现在经济飞速的发展的年代,深圳也没有被纸醉金迷迷眼而放弃阅读,在深圳黄发垂髫都会有自己最爱的书,他们一半传承着沉淀的过去,一半肩负起书香的未来。
阅读,将城市凝聚
人民对知识的饥渴让深圳开创了一个盛世壮举,2000年深圳把每年的十一月定为“读书月”,17年来,读书月举办的活动总数达到6600多项,邀请22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这里开办讲座,读书月的开办成了深圳最受欢迎的文化狂欢节,它不仅吸引了五湖四海的读书人,也吸引了众多的写书人。读者和作者的交流碰撞让读书从单向传授变成了双向输出,在人们的思想碰撞间深圳的文化土壤越来越深厚。
金庸老先生说过:“对一个城市的认同开始于也着眼于对这个城市的文化认同。深圳因为读书月梳理了自己全新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使众多文化名人对深圳刮目相看。深圳,正在成为因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
图书馆永远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2003年,深圳实施“图书馆之城”建设计划。十几年过去了,深圳已经拥有令公共图书馆界羡慕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深圳的图书馆系统实行统一服务,各个图书馆在同一服务平台上根据相同的服务规则为读者提供服务,实现了一个数据库、一个系统和一个读者证。读者可在加入“统一服务”的任何一个图书馆一次查询所有图书馆的资源,只需要办理一张读者证,就可在其中任何一个图书馆借还文献、补证和退证。
深圳寸土寸金,却把最中心最昂贵的地方给了深圳最大的书城——深圳中心书城,书城占地8.7公顷,店内既有面向成人的人文社科、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生活、科技书店,也有针对儿童的少儿书店,更有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书店、星光悦读栈、益文书局、弘文书店等。
现在深圳中心书城成为了深圳市民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也是全国各地出版机构举行新书发布、读者见面、名家讲坛的重要阵地。
从2006年起,深圳就拥有了“永不落幕的24小时约会地”——24小时书吧,书吧的玻璃窗上始终写着“即使,整个城市沉入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24小时书吧自成立以来已经连续10年不打烊,它的成功为2014年“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发展战略树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
阅读是深圳的梦想也是深圳的生活,在深圳人们因阅读而结缘自发成立了许多阅读组织,比如深圳读书会、深圳大学读书会、小妇人读书会、后院读书会等,还有广受儿童欢迎的三叶草故事家族,公益小书房等,人们通过大大小小的组织活动交流进步,感受着阅读带来的美妙。
现在这些民间组织和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以及深圳书城、图书馆系统一起成为读书文化活动的积极承办者,创出了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领导荐书、诗歌人间、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书香家庭、赠书献爱心、绘本剧大赛、青工阳光阅读、手机阅读季、海洋文化论坛、温馨阅读夜等许多知名品牌活动,让阅读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城市因阅读而点亮
截止2016年底,深圳市全市公共图书馆627个,市级图书馆3个,区级图书馆8个,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16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40台,累积持证阅读者208万人,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5%;年度文献外借量1228.53册次。而且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26年位列全国第一;24小时书吧10年不打烊,儿童年均借阅量28册,市民日均读书超过1小时。
到2017年4月止,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各类活动1.28万场,17年来,读书月举办的活动总数达到6600多项,邀请22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这里开办讲座,参与读书月的总人次达到1.06亿。“读书月”也因此被市民和专家亲切地比喻为“精神文化的盛宴”和“城市文化的狂欢节”,各大媒体也纷纷点赞称其创造了全民阅读的“深圳奇迹”。读书月的经验、模式与阅读理念被60多个城市学习借鉴,越来越多的省市有了自己的读书计划、阅读活动。
2017年深圳读书月设置了主题活动754项,重点主题活动53项,包括“温暖阅读”、“互联网+”、“书香深圳”、“阅读导航”、“分享交流”、“快乐成长”、“青春飞扬”七大板块,到时将会再次掀起一股全民阅读的浪潮。
深圳的阅读之风不仅在全国各地成为了学习的楷模,在世界上也同样是榜样。在2017年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上着重点到了“深圳”的名字,因为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北京出席创意城市北京峰会和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时,亲手把“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颁发给深圳市长许勤,深圳是全球唯一获得这个荣誉的城市。
伊琳娜·博科娃还说道:深圳在2000年率先设立深圳读书月的决定极富改革创新精神,而市民参与之众着实值得称赞,深圳推广全民阅读已为世界树立了一个范例。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2017-04-11
就是因为深圳是政策的产物,所以这个城市没什么文化底蕴,没有历史,就只能是一个现代化都市来发展。本来以为深圳这么标准的广东城市应该遍地广东话才对,结果到了深圳走了几圈其实讲粤语的人非常少,全国各种方言都能听到,真的是个移民性很强的城市,或者也可以说包容性流动性吧。不过年轻城市也有年轻城市的好处,我感觉深圳社会整体的素质就很高,整个社会井井有条很有秩序。
深圳,于我而言,并不只只是一座城市了。
似乎掺杂了太多的情感,复杂而说不清的情感。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而我,只是爱上这座城而已。
深圳,这两个字,在小小年纪的我心中,留下了太多的幻想。
觉得那就是个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只要我去了深圳,再回到那个乡士气息的小县城,我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会充满城市的味道,感觉自己就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了。
毕业后,机缘巧合,还是让我与这座城市发生了关系。
开始过上朝九晚十一的生活,是的,没错,在深圳这座城市,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加班,即使每个人都厌倦,讨厌极了加班不给加班费的老板,但还是每天乖乖的在那儿加班,加到忘记吃晚饭。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要走一段没有路灯的街道,那个时候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的包里藏着一把小剪刀。
三餐不正,早餐通常是10点,午餐通常是4.5点,晚餐没有定点。我现在一饿过头,胃就痛,估计就是那时候落下的毛病。
你说这个城市没有人情味,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互不相识,即使通过某种媒介认识了,也是处处提防。
你说这个城市很暖,那是因为每个人都会说谢谢,公交车上都有主动让座的人。周末,每个角落都有穿着红马褂的城市志愿者。
所以,这座城市不是天堂,不是圣地,只是你怎么去看他,你以什么的方式努力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虽然艰难,但不拆。
辞去一份工作,自己投着简历,接着陌生人的电话,穿梭在并不熟悉的街道。并不算很路痴的我,还是每次都要问路。妈妈在我出门的时候就告诉我路在鼻子的下面。那个时候真是初出牛犊不怕虎,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安危问题。即使看上去不太正规的公司,也没有任何顾虑。后来,老妈逢人说起我,自己在那么大的城市,可以独自一人生存下来,找到工作,真是胆大不容易。想想,有点后怕。如果当时真的遇到新闻上的那些事件,那我该怎么办。
其实,一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这么多顾虑。多疑不可,小心提防还是要有。
有人说,爱上一个城市,是因为在这个城市有你爱的人。
而我们,因为在这座城市相识相知,而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兜兜转转,从深圳到广州,再到湖南老家,最终再回到深圳。
我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是否我们与深圳的关系断不了。
我只知道,现实让我们做出的选择,只能面对,无法抗拒。
最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艰难。
我们艰难的活着。是啊,大家都觉得艰难吧。
谁都不容易。
我们离开时,丢了一切。
我们回来时,一切,重新开始。
或许没有人能理解我们两个90后的心情,幸好我们可以彼此相拥。
这个过程不难,毛爷爷在手,一夜之间,什么都有。
而我们不行,要一步步的商量着走,唯恐又再走错一步。
我们从来没向任何人说过我们的难处,即使两个人在家里会彼此调侃。但我们从没有为彼此传递过负能量。
逃离北上广深,是一个很远久的话题。
刚开始知道这个话题时,就知道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你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你现在的选择,当然,你的任何选择都是你的权利。
不知道是否我真的太不思进取,在一线城市生存,没有压力是假的,但是谁会把压力每天挂在嘴上。那些每天十句话就有一句压力真大的人,你该释放了,你的负能量也快爆了吧。
来来深圳的前两年,每个月的工资寄往家里还债务,每个月就一两百的花费。那个时候偶尔也会情绪崩盘。但一到周末,还是安排得满满,不让自己虚度时光,总觉得深圳这个城市,还有很多没看过的地方。生活中偶尔的调味剂,让一个星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压力适当的释放,就没有了。
遇到张先生后,虽然也是一穷二白,但他从没有让我担心过这方面的事情。我也会偶尔小抱怨,但就是抱怨而已。心里依然感激。怀上女儿,产检,剖腹产,这些种种,都没有让我受过任何委屈。张先生非常不理解,那些不产检,对小生命不重视的父母是怎么想的。女儿出来第一个晚上,手忙脚乱不会换尿布湿,被女儿折腾得不知所措的男人一点脾气都没有。累得倒头就睡,所有的压力都在他身上,七天,已经憔悴。这样的艰难没有吗?每天一到病房,就是问女儿今天睡得好吗,吃得好吗。果真女儿是你前世的情人啊。
起初,总觉得离开大城市,回到老家。一般人都会不适应吧。那个时候,不理解,为什么要离开。当所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后,就会知道离开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现实在那个时候就把这样的路摆在你面前。
有些人,会因为回到老家,对所有的不适应,选择放弃,再次回到城市。老家的慢节奏,让你心慌,感觉一眼就看到了头。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每天就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日复一日的工作,但你感觉和在大城市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有的人脸上都呈现一种慢吞吞的节奏,公务员对你的询问不紧不慢,你急,他还吼你。
我努力的想让自己去试应这种生活,在心里不下一百次的告诉自己,这样挺好的,生活就要慢下来,慢下来,健康的生活就是好的。但还是没有任何用,心里开始慌了,开始体会到以前鄙视的所谓的安全感是什么。每天晚上早早躺在床上,发现自己一天又无所事事,时间又过去了。【现在回到深圳,我每天晚上躺到床上,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没做啊。】
这座城市,就是这么奇怪。
让你充满压力,却又不舍得离开。
最近网上有一篇文章,网友表示:在深圳搬家十次,现在何去何去
他们面临的选择和我们当初选择离开时一样,只不过,他们比我们多了些毛爷爷,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多。
她不舍得离开深圳,但是家里的现状又告诉她离开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其实在深圳,不管是租房还是自己的房子,都是她喜欢的生活吧,所以才会这么不舍。
离开深圳的那天晚上,我想过,要不要自己独自一人与这座城市告别。
但我最终没有,可能冥冥之中,我觉得我还会再回来
深圳是座创新的城市,深圳是个创业的平台。深圳1000万人,就有1000万个创业的梦。深圳的城市精神,成全了许多创业者;而创业者的奋斗、奉献,也成就了这座城市。
走进这群创业者,就走进了这座城市。了解了这些创业的故事,也就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