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哪些礼仪
1、逢人就说"过年好"。
2、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3、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
4、一家人要守岁。
5、一家人要团团圆圆吃饺子 。
6、帖春联。
7、挂灯笼放鞭炮。
8、结过婚的年轻人要在初二回女方娘家。
9、要为小孩子置办新衣。
扩展资料:
春节的习俗:
1、拜岁
拜神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最悠久的传统风俗。在辞旧迎新之际,都要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中华文化的信仰根基源于“敬天法祖”,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2、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3、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上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过年的礼仪:
1、逢人就说"过年好"。
2、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3、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
4、一家人要守岁。
5、一家人要团团圆圆吃饺子 。
6、帖春联。
7、挂灯笼放鞭炮。
8、结过婚的年轻人要在初二回女方娘家。
9、要为小孩子置办新衣。
10、要有好的精神。
扩展资料:
春节的风俗
1、扫尘: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亦称扫屋)的习俗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2、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
2019-07-3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民俗二三事
- 官方电话
1、语言方面:逢人就说"过年好",晚辈要给长辈拜年。
2、做客礼仪: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3、餐桌礼仪: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那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
4、红包礼仪:接过红包要致谢,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宝宝们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并且红包不可当面拆。
扩展资料: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参考资料:过年-百度百科
过年的礼仪:
1、守岁
除夕之夜,合家点灯熬夜,辞旧岁,迎新年,俗称守岁。除夕晚上,与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2、拜年礼仪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拜年吉利话要说得适宜。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祝贺语。
3、用餐
春节走亲访友, 首先在餐桌上交谈要友好亲近。其次劝酒要适度,敬酒的时候要分清主次,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来一一敬酒。
4、待客
待客分为迎客、敬茶、送客等基本环节。春节客人来之前要提前打扫门庭,备好茶具、烟具、饮料、糖果等。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 客人来到家中要热情接待。请客人落座,敬茶、端出糖果。敬茶要掌握好茶水的量,“浅茶满酒”,所谓浅茶,即将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为佳。
客人告辞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客人带来礼物应表示谢意,或回谢一些礼物。
5、送礼
送礼要掌握好火候,选择事宜的礼物,既能凸显送礼人的心意和品味,收礼人同时又受之自然。
扩展资料:
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隆重的节日,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民间俗称“过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它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所以,礼仪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在春节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注重礼仪的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