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100
谁能帮我找一下历史的中考复习提纲。要每课都是表格形式整理的提纲。最好还有书上的页码,例如:“我国最早的人类”---七上P1。就这样。如果好的话追加200分给我网址或者发到...
谁能帮我找一下历史的中考复习提纲。
要每课都是表格形式整理的提纲。最好还有书上的页码,
例如: “我国最早的人类” ---七上P1。
就这样。如果好的话追加200分
给我网址或者发到我邮箱。340227161@qq.com
注意。。。是用表格归纳知识要点的提纲 展开
要每课都是表格形式整理的提纲。最好还有书上的页码,
例如: “我国最早的人类” ---七上P1。
就这样。如果好的话追加200分
给我网址或者发到我邮箱。340227161@qq.com
注意。。。是用表格归纳知识要点的提纲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熟记三国鼎立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和都城)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6、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7、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8、南朝的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10、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吴国境内绝大多数山越人从山区迁到平原,和汉族人民一道开发江南。农业有所发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
11、北朝的五个政权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12、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均建都于洛阳。
13、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5、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6、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问答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a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答: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b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c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d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加强对越族地区的开发。
4、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内容: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未完待续...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汉时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熟记三国鼎立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和都城)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6、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7、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8、南朝的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10、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吴国境内绝大多数山越人从山区迁到平原,和汉族人民一道开发江南。农业有所发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
11、北朝的五个政权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12、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均建都于洛阳。
13、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5、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6、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问答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a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兴办私学,广收学生,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重视道德教育,希望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答: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自称“始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郡县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b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c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d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加强对越族地区的开发。
4、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内容: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未完待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展开全部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禁烟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由于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为扭转这种局面并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出口毒品——鸦片。
措施:缉拿烟贩,强令外国烟商交出所有鸦片并保证永不再向中国贩运鸦片
虎门禁烟 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
意义: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勇气和力量,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二、鸦片战争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中,英国强占香港岛,占领广州,其后攻陷厦门、定海、宁波、镇江等地;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烽烟再起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俄美是帮凶
过程:1856年10月,英法挑起战争;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侵入北京,劫掠兵火烧了圆明园,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二、沙俄趁火打劫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罪行:侵吞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结论:沙俄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年~1864年
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60年8月、1862年击败洋枪队;1864年,运动失败。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中国边境危机加剧,19世纪60年代,俄、英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
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军入疆;一年多内收复除伊犁外新疆全境;又以武力威慑,迫使沙俄交换伊犁。
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评价左宗棠。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与李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著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战争 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主要战役:〈1〉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2〉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心得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
(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5)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侵略者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同时也打击了腐败的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虽然与帝国主义一起镇压了义和团,并且还订立了空前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维持了封建统治,但这更较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使他们看清了清政府把帝国主义“认为慈父,旦夕承欢于膝下”的丑陋嘴脸,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义和团运动兴起。
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 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联军组成:英、俄、德、美、法、日、意、奥八国
过程:1900年6月,联军组成,经天津进发北京,在廊坊、杨村遭义和团和清军痛击,逃回天津租界,另一路联军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至大沽的所有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影响:列强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重要问题
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4、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2、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这一观点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3、《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有道理。通过《辛丑条约》,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条约要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从。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毫不为过。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深深震撼了清朝官员。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 年代中期 目的:增强清朝的实力,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19世纪60年代初:“自强”;19世纪70年代起:“求富”
主张和举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对军事、外交等进行改革
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二、状元办企业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进行更大规模的经
济掠夺,社会各界吃现“实业救国”的思潮。 代表人物:状元事业家张謇
第2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背景:1895年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
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因顽固派阻挠,上书没能到达光绪帝手中。
意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其他维新派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主张;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三、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德、俄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仅103天
内容: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编练新式陆海军;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过程:1898年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变法令,开始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被杀害,变法运动失败
影响:首先指出运动的性质,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其次,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一派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第3课 辛亥革命
一、兴中会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檀香山
奋斗目标: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同盟会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办民国,平均地权”;后由孙中山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三、武昌起义 时间:1912年1月1日
经过:lO月lO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城;两天后,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武汉三镇
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内全国就有lO多个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四、****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影响: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①****成立后,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②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野心越来越大,不断加强专制独裁统治,加紧恢复帝制;③思想界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向封建礼教和封建儒家思想发起猛烈攻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
的思想解放潮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民族解放的曙光,
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主要贡献: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赞扬
十月革命;1919年5月,他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文化生活的变化
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9世纪末,融入人们生活
电影:19世纪末,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20世纪初,新民公司等多家电影机构创建,拍摄《难夫难妻》;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出现有电影
报纸:1872年,上海,《申报》,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出版: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二、社会风俗的变迁
剪发辫: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
易服饰:大城市西服流行;民国初年,中山装成为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女子服装则以旗袍最为时尚
放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通令各省,禁止女子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放足运动
改称呼:1912年,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前清官场“大人”、“老爷”等旧称,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
改礼节:废除跪拜、作揖等旧礼节,代之以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采用西方握手礼节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上:各地共产党前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通过中共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第2课 国共合作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背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多次发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都失败了,苏联政府和中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中共也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相对强大,与国民党结成革命统一战线,是打倒军阀统治和外国列强的正确道路。
时间:1924年1月 合作正式确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 校址:广州黄埔。
主要负责人:军校总理(兼任)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特色:将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三、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7月—1927年
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过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在湖南、湖北战场打垮吴佩孚;之后转入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直捣南京;另一路从福建攻入浙江、上海,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主要原因有:①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愿。②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③战略战术得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及广大北伐将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④工农群众的积极配合与支援。⑤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⑥北洋军阀政治腐败,组织涣散。
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背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时间:1927年4月18日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立
一、南昌起义:
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过程:9月,起义爆发,起义军向长沙进攻途中遭受严重挫折,改为向农村进军,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三、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过程: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正式组建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长征的开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结果: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毛泽东有了一个重大决策;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果: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世纪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中考历史专题资料(人教版)
考点 1 :侵略与反抗
知识清单 —— 明确考什么
一、 鸦片战争
1 .林则徐虎门硝烟
( 1 )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 2 )过程: 1839 、 6 ,缉拿烟贩,缴获鸦片 110 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
( 3 )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 .中英《南京条约》 1842 、 8
( 1 )内容:割地 ( 割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
( 2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2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
考点 34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说明全解 知识清单
—— 明确考什么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 、兴起
( 1 )含义: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 2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 3 )生物工程的发展:①基础:生物学、遗传
一、禁烟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由于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为扭转这种局面并牟取暴利,英国向中国出口毒品——鸦片。
措施:缉拿烟贩,强令外国烟商交出所有鸦片并保证永不再向中国贩运鸦片
虎门禁烟 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
意义: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勇气和力量,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二、鸦片战争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中,英国强占香港岛,占领广州,其后攻陷厦门、定海、宁波、镇江等地;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烽烟再起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俄美是帮凶
过程:1856年10月,英法挑起战争;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侵入北京,劫掠兵火烧了圆明园,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二、沙俄趁火打劫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罪行:侵吞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结论:沙俄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年~1864年
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60年8月、1862年击败洋枪队;1864年,运动失败。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中国边境危机加剧,19世纪60年代,俄、英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
过程:1876年,左宗棠率军入疆;一年多内收复除伊犁外新疆全境;又以武力威慑,迫使沙俄交换伊犁。
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评价左宗棠。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与李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著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战争 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主要战役:〈1〉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2〉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4月。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心得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
(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5)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侵略者认识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同时也打击了腐败的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虽然与帝国主义一起镇压了义和团,并且还订立了空前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维持了封建统治,但这更较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使他们看清了清政府把帝国主义“认为慈父,旦夕承欢于膝下”的丑陋嘴脸,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义和团运动兴起。
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 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联军组成:英、俄、德、美、法、日、意、奥八国
过程:1900年6月,联军组成,经天津进发北京,在廊坊、杨村遭义和团和清军痛击,逃回天津租界,另一路联军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至大沽的所有炮台,从北京到山海关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影响:列强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重要问题
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4、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2、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这一观点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3、《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有道理。通过《辛丑条约》,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条约要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从。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毫不为过。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1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深深震撼了清朝官员。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 年代中期 目的:增强清朝的实力,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口号:19世纪60年代初:“自强”;19世纪70年代起:“求富”
主张和举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对军事、外交等进行改革
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二、状元办企业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进行更大规模的经
济掠夺,社会各界吃现“实业救国”的思潮。 代表人物:状元事业家张謇
第2课 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背景:1895年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
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因顽固派阻挠,上书没能到达光绪帝手中。
意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其他维新派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主张;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三、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德、俄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仅103天
内容: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编练新式陆海军;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过程:1898年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变法令,开始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被杀害,变法运动失败
影响:首先指出运动的性质,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其次,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一派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第3课 辛亥革命
一、兴中会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檀香山
奋斗目标: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同盟会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办民国,平均地权”;后由孙中山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三、武昌起义 时间:1912年1月1日
经过:lO月lO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城;两天后,起义军占领了整个武汉三镇
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内全国就有lO多个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四、****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影响: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第4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①****成立后,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人人心;②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野心越来越大,不断加强专制独裁统治,加紧恢复帝制;③思想界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向封建礼教和封建儒家思想发起猛烈攻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
的思想解放潮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民族解放的曙光,
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主要贡献: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赞扬
十月革命;1919年5月,他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文化生活的变化
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9世纪末,融入人们生活
电影:19世纪末,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20世纪初,新民公司等多家电影机构创建,拍摄《难夫难妻》;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出现有电影
报纸:1872年,上海,《申报》,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出版: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二、社会风俗的变迁
剪发辫: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
易服饰:大城市西服流行;民国初年,中山装成为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女子服装则以旗袍最为时尚
放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通令各省,禁止女子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放足运动
改称呼:1912年,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前清官场“大人”、“老爷”等旧称,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
改礼节:废除跪拜、作揖等旧礼节,代之以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采用西方握手礼节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全国各地学生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上:各地共产党前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通过中共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第2课 国共合作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背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多次发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都失败了,苏联政府和中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中共也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相对强大,与国民党结成革命统一战线,是打倒军阀统治和外国列强的正确道路。
时间:1924年1月 合作正式确立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 校址:广州黄埔。
主要负责人:军校总理(兼任)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特色:将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三、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7月—1927年
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过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在湖南、湖北战场打垮吴佩孚;之后转入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直捣南京;另一路从福建攻入浙江、上海,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主要原因有:①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意愿。②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③战略战术得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及广大北伐将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战。④工农群众的积极配合与支援。⑤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援助。⑥北洋军阀政治腐败,组织涣散。
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背景: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灭,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时间:1927年4月18日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第3课红色政权的创立
一、南昌起义:
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
过程:9月,起义爆发,起义军向长沙进攻途中遭受严重挫折,改为向农村进军,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三、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过程: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正式组建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长征的开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结果: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毛泽东有了一个重大决策;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果: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世纪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中考历史专题资料(人教版)
考点 1 :侵略与反抗
知识清单 —— 明确考什么
一、 鸦片战争
1 .林则徐虎门硝烟
( 1 )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
( 2 )过程: 1839 、 6 ,缉拿烟贩,缴获鸦片 110 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
( 3 )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 .中英《南京条约》 1842 、 8
( 1 )内容:割地 ( 割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
( 2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2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
考点 34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说明全解 知识清单
—— 明确考什么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 、兴起
( 1 )含义: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 2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 3 )生物工程的发展:①基础:生物学、遗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