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

 我来答
其实我早该知道
2015-09-30 · TA获得超过4.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030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606万
展开全部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3年.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
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
有人估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约两千万人丧生.估计1850年的中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太平天国、捻军及境内的穆斯林等起事祸乱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
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4、资产阶级立宪派: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改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清末新政多为清廷在辛丑和约后,因为反清情绪高涨及革命党开始座大,为了收揽人心的缘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各省咨议局中的精英,连同回国的留学生,及新军是后来辛亥革命的主要响应者.中国的警察制度是从清末开始发展,民国早年的官僚及国会议员多是清朝已经是各省咨议局中的成员,单靠革命党单薄之力并不能创见民国早年已略具之政党政治规模.立宪运动虽然是清廷的缓兵之计,却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

5、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场发生在宣统辛亥年(1911年),是一场推翻了清朝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这场革命最终颠覆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中,1911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民国二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又称为“讨袁之役”.
由宋教仁遇刺引发兵戎相见的二次革命,是民国史上一个不幸的开端.不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的举措(如将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等)于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反革命,引致兵祸连连.袁世凯在事件中的责任是不容旁贷,事后的历史亦证明了他的野心.
护国运动
护国战争(又称护国战役、护国运动、反帝制战争;民国四年—五年,即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护国战争标志着民国成立以后,南北分裂的开始.袁世凯本来是拥有中华民国法统的大总统,但是因为其称帝野心,引致众叛亲离.南方各省军人以军事实力反抗北京政权,但中央已无力制服.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再无足以号令全国的强人政治人物.之后原北洋系军阀互相开战,分裂局面持续到十多年后,经历多场内战,到最后蒋中正在抗战前巩固其权力,才大致得以改变.
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1917年—1922年)指由孙文领导,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由对全国产生重大变化影响的情况来看,护法运动有相当实际显注的效果.也替国民革命军日后北伐统一中国开启了成功之路.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民国时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宣布北伐;完成于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顺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中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五卅运动爆发后,随着中国国民党北伐运动的推进以及成功,中国反帝国主义爱国民族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北伐长期造成的国力日渐衰弱和自己中国人自相残杀的后果,是日本三年后却发动了九一八事件和八年抗战的诱因

6、无产阶级: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土地革命战争),国军在第五次对中共南方根据地战役中得胜,红军长征至陕西延安.由于西安事变、日军侵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停战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随即爆发.结果中共取得中国大陆和多数沿海岛屿,于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共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
蝎之樱桃07f04
高粉答主

2015-06-1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4516万
展开全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3年.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
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
有人估计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约两千万人丧生.估计1850年的中国人口大约有4.1亿人,经过太平天国、捻军及境内的穆斯林等起事祸乱后,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约3.5亿人,“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在抵制商品输出、促进思想解放、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
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立宪派: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改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清末新政多为清廷在辛丑和约后,因为反清情绪高涨及革命党开始座大,为了收揽人心的缘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各省咨议局中的精英,连同回国的留学生,及新军是后来辛亥革命的主要响应者.中国的警察制度是从清末开始发展,民国早年的官僚及国会议员多是清朝已经是各省咨议局中的成员,单靠革命党单薄之力并不能创见民国早年已略具之政党政治规模.立宪运动虽然是清廷的缓兵之计,却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场发生在宣统辛亥年(1911年),是一场推翻了清朝君主政体,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这场革命最终颠覆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在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中,1911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又称癸丑之役或赣宁之役)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民国二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又称为“讨袁之役”.
由宋教仁遇刺引发兵戎相见的二次革命,是民国史上一个不幸的开端.不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的举措(如将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等)于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反革命,引致兵祸连连.袁世凯在事件中的责任是不容旁贷,事后的历史亦证明了他的野心.
护国运动
护国战争(又称护国战役、护国运动、反帝制战争;民国四年—五年,即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护国战争标志着民国成立以后,南北分裂的开始.袁世凯本来是拥有中华民国法统的大总统,但是因为其称帝野心,引致众叛亲离.南方各省军人以军事实力反抗北京政权,但中央已无力制服.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再无足以号令全国的强人政治人物.之后原北洋系军阀互相开战,分裂局面持续到十多年后,经历多场内战,到最后蒋中正在抗战前巩固其权力,才大致得以改变.
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1917年—1922年)指由孙文领导,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由对全国产生重大变化影响的情况来看,护法运动有相当实际显注的效果.也替国民革命军日后北伐统一中国开启了成功之路.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民国时期自1926年至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地区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宣布北伐;完成于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顺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中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五卅运动爆发后,随着中国国民党北伐运动的推进以及成功,中国反帝国主义爱国民族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北伐长期造成的国力日渐衰弱和自己中国人自相残杀的后果,是日本三年后却发动了九一八事件和八年抗战的诱因
无产阶级: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
国共内战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土地革命战争),国军在第五次对中共南方根据地战役中得胜,红军长征至陕西延安.由于西安事变、日军侵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停战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次国共内战(解放战争)随即爆发.结果中共取得中国大陆和多数沿海岛屿,于1949年10月1日 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共认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电刀跟好
2019-11-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政权,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3年.太平军在全盛时期的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包括女兵十余万人).黑胡椒哼哼唧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