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列举改时期儒家的治国主张,民本思想和

 我来答
紫色i兔兔
2015-10-07 · TA获得超过18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3万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逐步走向民间。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所谓诸子百家,或者叫百家争鸣。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仁者,爱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