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的作文600字

一事一议的作文600字... 一事一议的作文600字 展开
 我来答
我只要前三名
2016-05-08 · TA获得超过4.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832万
展开全部
有一个群体叫做“追星族”,他们既不影响国家政体,在通常情况下也不影响社会秩序,原本不必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但是我却一直以来总想就这方面说几句话——尽管这种心态有点以救世主自居,让人讨厌。
我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追星族的年龄结构以青少年为主,追星本身虽然无伤大雅,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却非常重要,就算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吧,我希望我们的孩子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二是在祖母绿里讫今已有两位网友贴过关于崇拜名星的文章,就算是观点上的交流吧,我也想与她们谈点我的看法。

名星是什么?名者,是说他们知名度较高,影响比较大。星者,是说他们如天上的星星,都占居着一个位置,在那里引人注目,闪闪发光。他们就像成市里的霓虹灯,没有他们成市的夜晚就会失去梦幻般迷人的灿烂。他们就像田野里的鲜花,没有他们大自然就会失去生命活力的象征。他们是对艺术的夸张,他们是对生活的宣染,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人们才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但是他们毕竟不同于衣、食、居、行,让人离不开。

一个名星的产生,都有一个故事。许多名星有一些共性,例如:学生年代并不是每门功课都很好,大多数属于“特长生”,高考志愿大多数填在“艺术类”。也就是说,他们成名主要是靠“一技之长”。一方面,他们靠这种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并不全面,特别是由于生长在特殊环境中,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见得十分正确,当然,全面优秀的并不是一个也没有。

刘晓庆,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名星,今天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感于她的事迹。她曾在演艺圈被称之为“影后”而津津自喜,她曾在产业界被誉之为“亿万富姐”而暗自得意。她满世界到处跑,但是却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哪里;她的名字标榜在世界各地,却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曾经何时,有多少炎黄子孙为她骄傲、为她自豪,但是后来呢?她生长在四川而四川人对她厌恶;她属于中国而中国对她视为异己。终于,她身陷囹圄,前功尽弃。最近一位网友介绍我看了台湾余世维先生在大陆作的关于成功人士的讲学,他谈到一个问题,就是逆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他说,敌人帮助你成长,逆境促使你成熟,我觉得这话说得太好了。果然,坐了班房的刘大名星与从前叛若两人。前不久她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说:“这是我的个性造成的一个最大的失败”,“我觉得一个人成了公众人物之后,就要对社会负责,同时也对自己负责”。她还说:“因为我出名较早,从那个时候起,就有很多赞扬的声音,我就是在这种声音中长大的。后来当了老板,有了一定的钱和能力,更搞不清人家为什么说你好话。经此事件后,我才觉得最重要的是亲情、知识和健康”。你看,这话说得多实在!是不是现在的刘晓庆才让人真正觉得可爱了?我想一定是的。

我对名星还是很尊重的,但是我只能说出“尊重”二字。我崇拜的人很多,细想起来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华盛顿、拿破仑、毛泽东等这样的伟人,他们身上有一种让人不得不服的气概;第二类是牛顿、爱因斯坦、李四光、钱三强等这样的科学家,他们身上有一种契而不舍,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第三种是贝多芬、达芬奇、雨果、李白、曹雪芹等这样的文艺巨匠,他们为人类创造了万世不灭的光辉。与他们相比,名星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颗一划而过的流星,若干年后还会有谁去记得?
丨千里快哉风丨
高粉答主

2016-05-2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4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3554万
展开全部
曾读过一则寓言,内容大概是说:有一只猴子,在路上捡到一把刀,可刀很钝,连小树也砍不断。于是,它便请教砍柴人,问他怎么样才能使刀锋利。砍柴人告诉它在石头上磨磨就行了。猴子照着去做了,它把刀口磨得越来越短,甚至把刀口磨得与刀背一样厚。可当它拿这把刀再去砍树时就更砍不动了。
刚看这篇寓言时,我不禁笑这猴子实在太愚蠢了,只知道要磨刀,却不懂得如何去磨,为什么不问清楚了再做呢?而后,我才慢慢领悟到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会学习。请教之后,要认真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就像这只猴子,可能它从未接触过刀这种东西,如何让一把钝刀变得锋利,对于它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事物。这个时候,它就要问一些懂得该怎样做的人。它问砍柴人:“你的刀为什么这么锋利?”,“因为在石头上磨过。”砍柴人回答了它的问题,然后再也没说别的,因为猴子也没问别的。可猴子似乎明白了一切,不就是在石头上磨一磨吗?既然如此,那就磨吧,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大脑也不动一下,想当然地去做。可实际上,猴子真的懂得该如何做吗?显然没有。它不过是了解了事情的皮毛,却根本不清楚磨刀究竟该磨哪儿,该怎么磨。我敢肯定地说,倘若它再多问一句话:“应该如何磨刀?”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在学校里有老师向我们传授知识,正确地引导我们。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总会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步入社会。要想适应现代化、高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可都要靠自己。所以,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会学习,不单单是拥有快捷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学习态度要端正:求学问不能一知半解,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不弄懂就不罢休的精神才行。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像那只猴子一样,不求甚解,不假思索,还不知道怎么做呢,就去做,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当我们无法解读它时,我们就需要向别人请教,了解这种东西。多问为什么,请教之后多思考多研究,不要一知半解,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疑团。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的学会,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是我读过这篇寓言后的最大收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