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是
展开全部
我国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是——曲折前进,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成就:
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1964年,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兴的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失败教训:
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推进的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人民公社组织,在后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左倾倾向,对经济在成了很大损害。
补充: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建国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阶段。30多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尽管经济发展中出现过多次曲折、反复,但是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了。
2018-06-2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曲折前进
题目答案:D
解析:
总体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成就:
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1964年,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兴的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失败教训:
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推进的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人民公社组织,在后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左倾倾向,对经济在成了很大损害。
题目答案:D
解析:
总体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成就:
1963年底,大庆油田结束试验性开发,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1964年,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兴的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失败教训:
大跃进运动:1958年至196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7月推进的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人民公社组织,在后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左倾倾向,对经济在成了很大损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