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三次金融危机的时间,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金融危机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病理”导致了上世纪80年代初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进入9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兴起,导致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使得危机爆发次数增多。21 世纪以来,经济泡沫膨胀、国家政策失误、市场预期加剧市场恐慌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诱发了金融危机爆发。
经济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特质,引起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来看,它们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链条大体为:利率下降→流动性宽松→信贷扩张(资产泡沫膨胀)→利率回调,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金融危机爆发。
从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这些国家危机爆发的逻辑链条大体为:激进的金融自由化→资本过度流入(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泡沫膨胀→外围经济环境、市场预期变化→资本大量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金融危机爆发。
经济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特质,引起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来看,它们金融危机爆发的逻辑链条大体为:利率下降→流动性宽松→信贷扩张(资产泡沫膨胀)→利率回调,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金融危机爆发。
从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来看,这些国家危机爆发的逻辑链条大体为:激进的金融自由化→资本过度流入(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泡沫膨胀→外围经济环境、市场预期变化→资本大量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金融危机爆发。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1.金融体系具有危机易发性
金融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却又相对地独立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具有高负债经营的杠杆特性,这就降低了金融体系对危机的抵抗能力,使得金融体系比其他行业更易产生问题。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巴西、智利、乌拉圭、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但却举借了大量外债,增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外围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国家就面临着还本付息压力增大的问题。
金融体系由微观金融实体构成,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这些微观实体有着高杠杆的特性。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处于金融体系最重要和关键的地位。银行危机已成为当代金融危机的最主要形式,很多货币危机、债务危机最终都演变为银行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最先爆发的是货币危机,然后才逐步演化为银行危机;日本银行危机也是由其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
2 金融自由化和监管放松
从20世纪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共发生了8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已成为这些国家开展金融自由化的“副产品”,金融危机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金融自由化一方面使得国外资金顺利地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在增大这些国家流动性的同时,还导致了部分银行承担着过度的风险,造成国内资产价格膨胀。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资产负债表状况恶化,偿债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当一国经济出现问题,引起资产价格暴跌,国内信用扩张过度时,会造成货币贬值,促使国际资本抽逃离开危机发生国。
金融监管本该随着金融自由化深入而逐渐增强的,但许多国家在开展金融自由化以后,对金融的监管反而弱化了,极易造成一国信贷水平的激增并导致坏账率水平提升,恶化银行资产负债状况。而当经济恶化,出现卖空该国货币预期增强时,就会使得资本迅速流出,降低该国外汇储备,出现该国货币汇率贬值增大的预期,欧洲货币体系、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以及巴西爆发金融危机后,均出现了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造成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2017-06-03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采纳数:51561
获赞数:224574
企业年度先进。 30年的商业、服务业、工业、会计领域工作经验。 1987年参加全疆大中专院校珠算比赛二等奖。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具体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00~2008年全球发生较严重的经济危机20多次,其中最典型的经济危机有三次:
1929年金融危机、1987年滞胀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一)1929年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
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
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一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经营者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投资过度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二)1987年滞胀危机: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企业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三)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这场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尚未结束。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美国房地产房屋贷款比重过大,房贷公司为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将贷款证券化,变为债券卖给各投资人,但大批量购房因断供违约,导致房贷公司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金融业资金的流通。住房金融管制放松和资产证券化为次贷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监管缺失是导致金融动荡的重要制度因素;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美国金融动荡的深层次原因。
具体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00~2008年全球发生较严重的经济危机20多次,其中最典型的经济危机有三次:
1929年金融危机、1987年滞胀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一)1929年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
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
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一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经营者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投资过度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二)1987年滞胀危机:滞胀是指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使得社会供给不足,在带来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导致产出下降。企业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三)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这场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尚未结束。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美国房地产房屋贷款比重过大,房贷公司为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将贷款证券化,变为债券卖给各投资人,但大批量购房因断供违约,导致房贷公司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金融业资金的流通。住房金融管制放松和资产证券化为次贷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监管缺失是导致金融动荡的重要制度因素;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美国金融动荡的深层次原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