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原文是什么?

 我来答
裙下浮夸陈
2017-12-03 · TA获得超过2.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 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

  • 我轻轻的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艳影,

  •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 在康河的柔波里

  •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 不是清泉,

  • 是天上虹;

  • 揉碎在浮藻间,

  •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满载一船星辉,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 正如我悄悄的来;

  • 我挥一挥衣袖,

  • 不带走一片云彩。    

(出处):《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赏析):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另外,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