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怎样使学生不说空话套话
1个回答
2017-11-1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兼学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深深感到现在初中生的作文中写的很多是空话、假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呢?笔者想结合这次观摩活动和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莫强求学生标新立异。
现在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最好能围绕着国家大事来写。如:以《等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写“等待奥运”、“等待神七”、“等待灾后重建”……这些题材是新颖的、好的。但我认为这些热点事情虽然学生有所了解,但感受不太深刻,特别是农村初中生。但在教师求新求奇的“指挥棒”下,学生不得不向的作文选求助,仿照或抄袭别人的文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共同概叹作文难! 因而老师绝对不能拿作家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写出所谓“代表时代主流”的文章,这完全是脱离学生实际,决不可取。学生在作文里只要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就应当算是好文章,老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假话、空话、大话也就会被真话、实话、心里话取而代之。
因此,在选材上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讲求平凡真实,这是使学生不说空话套话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健康文风的关键。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语文教师能根据初中学生的能力特点理解学生作文的“平凡”,以陶老及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作文的“平凡”,那么作文教学将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了。
二、少些规范化教学。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一个美国的教师教孩子画画是任孩子“乱涂”的。这种做法如果是在我们这里,别人称为“放羊”,但他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是占主流的。我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也应采取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反的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行文格式标准、全文结构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特谈写作秘诀,诸如: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呀,什么总起开头,首尾呼应呀,甚至有的还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下苦功夫背范文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创新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往往脱离自己生活真实。
以往的中考作文试题一般都会对文体、立意、题目等作明确要求。但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采用“话题作文”、“提示作文”、“选题作文”等的形式,对考生在总体要求也有所淡化。就从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看,已经有好些省市取消了对作文试题的一些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一个作文试题,或只有字数一个方面的要求,其它的什么都不提供。今年,我省深圳市就是这样命题的。这样的命题简单明了、审题障碍少。这无疑使学生从一些清规戒律中,从重重绳索的捆绑下解放出来了。这也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少些讲解作文技巧、各种文体的套路。让学生放飞思绪自由写,任学生的思绪自由驰骋。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所在。对于生活中的某一类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并且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这样,让学生的心灵、思想说话,让真实的作文在学生的心里安营扎寨。
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应坚持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所为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写作时不说假话,套话,训练他们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牛付江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指导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他先叫学生看老师的名字,观察老师的肖像,猜猜老师的性格。接着,牛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参加观摩活动的天气、场景、人物、事情以及自己心情。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后,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积极,他们都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真实话说下来。特别是有一个学生讲到他在上课时听到有一个听课老师的手机铃声,他认为在场的人应该把手机关掉。
总之,要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说空话套话,应对学生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仔细观察。
一、莫强求学生标新立异。
现在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最好能围绕着国家大事来写。如:以《等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写“等待奥运”、“等待神七”、“等待灾后重建”……这些题材是新颖的、好的。但我认为这些热点事情虽然学生有所了解,但感受不太深刻,特别是农村初中生。但在教师求新求奇的“指挥棒”下,学生不得不向的作文选求助,仿照或抄袭别人的文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共同概叹作文难! 因而老师绝对不能拿作家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写出所谓“代表时代主流”的文章,这完全是脱离学生实际,决不可取。学生在作文里只要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就应当算是好文章,老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假话、空话、大话也就会被真话、实话、心里话取而代之。
因此,在选材上不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讲求平凡真实,这是使学生不说空话套话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健康文风的关键。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语文教师能根据初中学生的能力特点理解学生作文的“平凡”,以陶老及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作文的“平凡”,那么作文教学将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了。
二、少些规范化教学。
《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一个美国的教师教孩子画画是任孩子“乱涂”的。这种做法如果是在我们这里,别人称为“放羊”,但他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是占主流的。我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也应采取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反的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行文格式标准、全文结构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特谈写作秘诀,诸如:什么凤头,猪肚、豹尾呀,什么总起开头,首尾呼应呀,甚至有的还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下苦功夫背范文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创新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往往脱离自己生活真实。
以往的中考作文试题一般都会对文体、立意、题目等作明确要求。但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采用“话题作文”、“提示作文”、“选题作文”等的形式,对考生在总体要求也有所淡化。就从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看,已经有好些省市取消了对作文试题的一些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命题者给考生提供一个作文试题,或只有字数一个方面的要求,其它的什么都不提供。今年,我省深圳市就是这样命题的。这样的命题简单明了、审题障碍少。这无疑使学生从一些清规戒律中,从重重绳索的捆绑下解放出来了。这也指导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少些讲解作文技巧、各种文体的套路。让学生放飞思绪自由写,任学生的思绪自由驰骋。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所在。对于生活中的某一类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并且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这样,让学生的心灵、思想说话,让真实的作文在学生的心里安营扎寨。
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叶圣陶先生说:“要敢言天下真,这也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应坚持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所为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写作时不说假话,套话,训练他们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牛付江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指导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他先叫学生看老师的名字,观察老师的肖像,猜猜老师的性格。接着,牛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参加观摩活动的天气、场景、人物、事情以及自己心情。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后,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积极,他们都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真实话说下来。特别是有一个学生讲到他在上课时听到有一个听课老师的手机铃声,他认为在场的人应该把手机关掉。
总之,要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说空话套话,应对学生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仔细观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