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Java泛型
2017-11-01 · 百度知道合伙人官方认证企业
从上面的内容中,大家已经明白了泛型的具体运作过程。也知道了接口、类和方法也都可以使用泛型去定义,以及相应的使用。是的,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分为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
自定义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与上述Java源码中的List、ArrayList类似。如下,我们看一个最简单的泛型类和方法定义: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6 System.out.println("name:" + name.getData()); 7 } 8 9 }10 11 class Box<T> {12 13 private T data;14 15 public Box() {16 17 }18 19 public Box(T data) {20 this.data = data;21 }22 23 public T getData() {24 return data;25 }26 27 }
在泛型接口、泛型类和泛型方法的定义过程中,我们常见的如T、E、K、V等形式的参数常用于表示泛型形参,由于接收来自外部使用时候传入的类型实参。那么对于不同传入的类型实参,生成的相应对象实例的类型是不是一样的呢?
1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Box<String> name = new Box<String>("corn"); 6 Box<Integer> age = new Box<Integer>(712); 7 8 System.out.println("name class:" + name.getClass()); // com.qqyumidi.Box 9 System.out.println("age class:" + age.getClass()); // com.qqyumidi.Box10 System.out.println(name.getClass() == age.getClass()); // true11 12 }13 14 }
由此,我们发现,在使用泛型类时,虽然传入了不同的泛型实参,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生成不同的类型,传入不同泛型实参的泛型类在内存上只有一个,即还是原来的最基本的类型(本实例中为Box),当然,在逻辑上我们可以理解成多个不同的泛型类型。
究其原因,在于Java中的泛型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导致其只是作用于代码编译阶段,在编译过程中,对于正确检验泛型结果后,会将泛型的相关信息擦出,也就是说,成功编译过后的class文件中是不包含任何泛型信息的。泛型信息不会进入到运行时阶段。
对此总结成一句话:泛型类型在逻辑上看以看成是多个不同的类型,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