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从类型上讲,《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算是一部公路片,只是相比于大多数“在路上”题材,它包含着更宏大的野心以及更深刻、复杂、多样的主题。某种程度上说,男主角完成的那次悲壮得无以复加的跨越国境线,最终变成了近似宗教感的体验,将整桩事件演绎成了一个恢弘的寓言。优秀的是,片中野心勃勃的主题,不是通过宣讲而是通过感请被传递出来。
这部电影中描摹的情感,一方面是普通人身上最朴素的部分,比如,对孩子的怜爱;另一方面是我们已经羞于表达的、更崇高的层面,比如对承诺的尊重,对于信仰的坚持,以及对他人——哪怕是敌人——的宽容。
严格来讲,这个小萝莉是一个来自敌国的孩子。最初,没人知道她来自哪里,人们本能的认为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一定属于印度某个高等的种姓,直到一家人看球赛时,发现她情不自禁地为巴基斯坦队欢呼。从这开始,导演就把一个最残酷的伤口呈现在人们面前。从人伦意义上看,人们有道德义务去帮助这个小姑娘重回父母的怀抱,从政治现实考量,人们又难以逾越仇恨在内心刻划的沟壑。但也正是在这之后,导演一次次用情感打败和拆解了政治意义上的藩篱与障碍。人性中本能的善意最终战胜了头脑中的狭隘与恶毒。这一点是这部电影如此令人动容的根源。
猴神大叔带着小萝莉踏上回家之路,其实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设定,这两个人成为了一种颇具意味的对 照。孩子是无辜而纯粹的存在,象征着人类原本应有的样子,无论信奉怎样的宗教,出生在哪个国家,对于人的善恶判断都是由这个人本身的行为,而不是由他身上被赋予的标签去判断的,而与此同时,猴神大叔最初则是以部分被意识形态化的人格出现。他被世俗和政治意义上的各种偏见纠缠,但也仍然保留着善良而单纯的一面。当他与小萝莉熟识并一起上路的过程,就是他一点点从偏见的壳子里蜕出,逐渐成为更加纯粹的人的过程。比如,他为了保护孩子,开始试探着踏入了清真寺,即便这与他的教义不符。
当猴神大叔为了送孩子回家而被当做印度间谍,追捕和殴打的时候,就会看到世俗的偏见和人性的真诚之间,有时有着无法弥合的鸿沟。但最终,他历经九死一生,赢得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双方民众的簇拥。原本敌对的双方,同时高呼着同一个人的名字。一切冲突、分歧、在这样的人类普遍的情感之下,都像个无聊的笑话,而多年以来,我们拥抱着分歧用子弹问候彼此,陷入某种自己根本不知道原由的仇恨。
而这部电影最终用爱意化解了一切隔阂,宗教间的冲突,政治上的敌对,边境上的铁丝网,以及人心深处的憎恶,都被一个执拗的男人和一个萌萌的小姑娘消解掉了。更具有深意的是,猴神大叔做到了一切,但从未以洞穿自己的道德底线作为代价。他保持着近乎迂腐的纯良,相信自己能感化冰冷的暴力机器。
当然,作为一部印度电影,它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两段冗长的歌舞,以及结尾部分极力的煽情,但相比于之前的重重苦难,那份煽情也完全可以被接纳。这部悲喜交加的佳作让我们得以反观禁锢着我们头脑的所有偏狭,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跨越了那些障碍,什么时候我们才真的得以切近人性中的纯善。
所以这部印度带来了善意和震撼,加上音乐和美景的享受,我们还能再奢求其他的吗?
2016,看了不少电影,也少有感动,连大家交口称赞的《疯狂动物园》,也看得懒洋洋的,一直到今天看了这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看得让人泪流满面。
坐在飞机上,拿着飞机配发的IPAD,点中了这个电影,对这个电影略有耳闻,只是一直不想在PAD上看,飞机上看这样的伪还小的电影,眼睛酸胀耳朵鸣痛,就是打发时间的玩耍,少有影院黑暗气息代入的感动。除非遇到了精品。
今天也是百无聊俩,心情郁郁,选这部印度电影,印度电影总不会让我失望的。喜欢印度电影俊美或丰满的男女主人公,喜欢印度电影恰如其分的歌舞情绪的宣泄,喜欢印度电影对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颂扬,喜欢印度电影带给人艺术表现的感动。虽然我知道,印度电影和实际印度是两个世界,电影中的歌舞升平和实际的艰难残喘并行,电影中的诗情画意和现实残酷苟且对立,电影中的真善美和真实世界假大空互相嘲讽,哪有怎么样?看着电影,忘掉现实就是电影最真正存在的意义。前提是你的电影要编的好,要好好拍。即使自拍,也要拍的漂亮,用好美颜。
还是回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电影里,故事的内容虚假的,最后冲破宗教的微言大义真情流露也是拔高,但不妨带给观看我的感动,一种旁若无人泪流满面的感动。戏如人生,全看演技,总有一种小萝莉扮萌的感动会刺破久经世事大叔坚硬的心房,这种小把戏印度电影人拿捏的恰如其分。
还是先说《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电影中的小女主人公的表演,一个不会说话靠点头摇头微笑含泪的表情来传达电影表演的张力是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小姑娘长得可爱,表演落落大方,天真童趣,谁见犹怜,成为电影不可能的情节最好的推动,小姑娘的表演看不出背后大人的老气横秋影子,也没有傻了吧唧小孩的玩略,和几个大人表演对手戏轻松自然,有颜值还要拼才华,这是印度电影调教的功力,一个灵字了得。
电影的几段歌舞就是印度电影的特色,或诙谐或深情,这是印度电影的特色,也是我喜欢印度电影一个重要原因,爱就爱他个天翻地覆,情绪自然表达,到这里了就要载歌载舞,几段歌曲,对电影的主题起到了很好的升华,不装。
但有很多人就很讨厌印度电影,也讨厌这种与现实平行的文艺创作,这种感觉很像我们牢骚中的新浪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一般,看着他们觉得假,更觉得假后面的现实却如针刺般不忍淬读。不理解别人自拍,鸡汤,晒跑,励志,偶有些和自己不符离经叛道的见解就一定要一棒子打死,世人皆醉。生活没有感动,即使感动得泪流满面,哪一定是假的,是体制压力导演安排,现在哭都是表演系毕业的,谁能哭得泪流满面?
电影最让我感动还是电影的最后,主人公受刑后,两国人民自发相送,这假的情节不能再假,但独独电影里就能顺理成章?是因为我们在严苛或平淡的生活中需要宣泄,为什么印度电影每每会有歌舞表演,在生活中这样的表演一定会引发灾难,但电影的艺术作品中却无妨,因为载歌载舞是我们语言行为情绪的最高表达,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认真古板,但我们的精神世界一定要充满情怀,看到苍老的偶像唱歌,我们不能定义它为“车祸现场”;看到唯一认识的NBA球员退役而感慨岁月,不能说我们虚假卖弄,假装“诗意情怀”;从来不看韩剧,我们也要假装关心大结局,是我们不想被沦落冷落,我们也需要共鸣和点赞,需要被认同,这是一种情绪需要。我们不能冷漠到没有感动,看到别人感动也不许别人假装泪流满面。
所以看到哑巴小女孩开口说话,这烂熟的情节还是深深触动了我。这就是电影成熟表达的魅力,即使你不看,但总“素质低下的人”为它泪流满面。
“我从不把鼻子伸到别人的稀粥中,因为它不是我的奶油面包。”讨厌它,自己关闭朋友圈好了,但别鄙视别人在朋友圈里自拍炫富点赞。还是那句话:分好时间场合,想拍就拍,自拍无罪,也许总有一个人为你感动的泪流满面。这就是我看《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