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熟的二人转艺术?

 我来答
沈阳出版社
2019-06-18 · 是一家综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国有出版企业
沈阳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起初只有一旦一丑两个角色的对口演唱形式。旦角称“上装”或“包头的”;丑角称“下装”或“唱丑的”。开头二人先唱一段“小帽儿”,都是东北民歌,边舞边唱。接着是“说口”,丑角逗,旦角捧,类似相声。最后再唱正戏,唱词类似鼓词。如果观众欢迎,还可以再加演一两首小曲。也可以根据艺人所能,唱段大鼓或戏曲。后来又增加了单出头与拉场戏两种形式。单出头是一个人演唱,类似独角戏;拉场戏是三个人以上人物表演,多数是小旦、小生、小丑的“三小戏”。起初的拉场戏,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剧中人物。如演出《劈关西》时,开头是二人转,旦角演金玉枝,丑角演鲁达,到后半部戏时,再上来个艺人扮演镇关西郑屠。再如《冯奎卖妻》,丑、旦二人分别扮演冯奎夫妇,最后再上来一个商人夏老三,夏老三下场后,又变回了二人转的叙述形式。这种“半拉场”正是从二人转向拉场戏过渡的表演形式。

丑角难演

二人转表演手段,有唱、说、做、舞四功。唱包括唱词、唱腔。说是指“说口”,包括“成口”“专口”“零碎口”及绕口令、数板等,要求说得俏,捧得巧,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一问一答,幽默风趣。做,是指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都要符合人物,符合剧情,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舞,是指舞蹈,早期蹦蹦的舞蹈都是采用大秧歌的舞蹈,如常见的“浪三场”,表现了一个农村姑娘梳妆打扮出门的心情,“头场看手,二场看扭,三场的功夫全在走”,但舞蹈还是不多。当时演出讲究“眼不活,身不浪,全凭一口唱”。手持道具仍然是手玉子、毛竹板、方手绢和彩棒。

20世纪20年代后,二人转受辽南大秧歌影响,加强了舞蹈,使用了扇子(纸扇,不是现在的彩布扇),出现了以“浪”取胜的许多流派,如“稳中浪”“浪中俏”“浪中眼”“水上漂”等。这时,二人转舞已形成了跳跃、走动、翻身、扭动、错步、转身、扇肩、抖腕等各种动作,概括为“跳、走、翻、扭、错、转、扇、抖”八个字。

除各种舞蹈身段和“走场框”外,还有许多绝活,包括耍扇子、耍手绢儿、打手玉子(四块小竹板、一手拿两块)、呱嗒板儿(左手打五块小竹板连起来的“碎嘴子”,右手打两块大竹板,可以飞起来)等,都有各种花样。丑角的绝活,有耍彩棒、顶灯碗、端蜡台,甚至有加演小戏法、拉洋片的。

清末以前,二人转化装扮相极为简单。旦角化彩装,主角是本脸。自从1920年左右与评剧合作之后,旦角多改为评剧大扮,戴头面,贴水鬓,描眉抹粉涂口红,一般是穿绣花袄及裙。丑角勾三花脸。小生戴公子巾,着绣袍,穿厚底靴。但在郊区村镇小班中仍然因陋就简,如《黄爱玉上坟》中的刘公,就戴礼帽穿大褂代替乌纱帽官衣。表演上开始学习戏曲程式,讲究“手眼身法步”五法,注意刻画人物。逐渐形成了“唱、说、做、舞”四功。

最早黑山县艺人马玉(梆子艺人出身)第一个在正戏之前加上“起霸”和“喊赞”。赞词由于得水创作,一般是四句诗加上自报家门。如唱《华容道》前边加上张飞的赞词,唱《双锁山》加上高君保的赞词,唱《大西厢》加上孙飞虎的赞词等。有的艺人不论正戏内容如何,前边乱加当时大戏舞台上常见的黄天霸等人的赞词。这种形式很快传遍了东北三省。

当时表演程序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丑角上场先“起霸”“喊赞”,尔后换旦角出场,一起唱小帽,之后再唱正戏。

第二种是丑角上场先数板(如《五层殿》之类),尔后唤旦角出场,下同前种。

第三种是丑、旦同时出场,先舞“浪三场”,头场看手,二场看扭,三场功夫全看走。舞到高潮时,旦角还有“卧鱼”等动作。

正戏表演中有舞扇子、手绢、打手玉子、呱嗒板儿等绝活。有的艺人演《呼延庆打擂》等武段子,还带武打,包括三节棍、七节鞭等。演出《小天台》等剧目,则加拉洋片、唱大鼓、变戏法等杂耍节目。演《梁赛金擀面》时,丑角还兼演毛驴,庸俗不堪。演出《宋江坐楼》《双锁山》《花魁游街》《发财还家》等戏,丑角或观众可以向旦角点唱各种小曲。据说加小曲是由《坐楼》一戏开始的。演《大观灯》一戏,则全体演员下场扭大秧歌。演《黄爱玉上坟》一戏,扮演忤作(法医)者,要念大段“洗冤录”,如同京剧《法门寺》中贾桂念的大段状词,靠嘴皮子功夫。演《丁郎寻父》《冯奎卖妻》《狠毒计》等苦戏时,艺人向观众打苦水钱。演《黄爱玉上坟》《王小借粮》等带彩的恐怖戏,还要向观众打彩钱。

二人转音乐唱腔也是逐渐丰富起来的。早在民国时已有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这是形容其唱腔丰富,曲牌很多,不一定是确数。但也有人认为“九腔”是胡胡腔、柳子腔、咳咳腔、二窝子腔、喝喝腔、糜子腔、佛腔、影腔、悠嗨腔。“十八调”是五更、放风筝、小拜年、小看戏、茉莉花、张生游寺、鸳鸯扣、茨儿山、拣棉花、下盘棋、画扇面、妈妈糊涂、跑关东、合钵、铺地锦、打秋千、送情郎和瞧情郎这些常用小帽、小曲。七十二咳咳中除“文咳咳”“武咳咳”“十三咳”外,主要是指二人转唱腔中带“咳咳”“哎咳呀”“呀呼咳”等衬字较多而言。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二人转常用曲牌(包括基本唱腔小调、小曲)已有一百多种,出现了“十大曲调”之说。这十大曲调是当时二人转的基本调,即“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传令调”“红柳子”“哭糜子”“五字锦”“拦马正调”和“小翻车”。概括为“胡牌文武传红糜锦拦翻”十个字。实际上,传令调与拦马正调也不常用,反不如“抱板”“三节板”“压巴生”“大救驾”等曲牌用得较广。一般在一个节目中只使用五六个曲牌,最多不过十个左右。常见的曲牌连接是胡胡腔——大救驾——压巴生——文咳咳——武咳咳——三节板——抱板等等,中间有时也插入“专调”和“小曲”。

除基本唱腔外,二人转还有专调、小帽和小曲。如单出头《丁郎寻父》中的“打夯歌”;二人转《西厢》中的“观画”、《蓝桥》中的“打水歌”、《王美蓉观花》中的“报花名”、《燕青卖线》中的“卖线谣”、《王员外休妻》中的“鸳鸯扣”;拉场戏《拣棉花》《茨儿山》《拉君》《锔大缸》等剧目中也都有自己的专调。小帽、小曲则越来越多。仅各种五更也不下二十种,并出现了《文明落套》等反映旧民国时俗风尚的一些曲目。

二人转近百年发展的历程,是伴着黑土地的强弱、兴衰发展起来的,它的魅力已融入了东北人的血脉之中。所以,“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这句话几乎成了东北农民祖祖辈辈留下的关键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