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 知道合伙人娱乐行家
画面和故事都很干净的电影《女儿》,像大多数韩国伦理电影一样,都有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女儿》却有着很多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所没有的温情。
【残酷现实】
《女儿》是具惠善(PS:对,没错,就是小奶狗安宰贤总是挂在嘴边的老婆)自导自演的一部作品,主角是母亲和女儿衫,具惠善饰演的就是成年后的衫。
母亲从小就对女儿悉心照顾,可是这种照顾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她希望女儿无论做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让女儿吃棉花糖,不让她在外面吃饭,连用左手拿筷子都不行。
如果女儿一旦有不称自己心意的时候,母亲就会大发雷霆,从辱骂到动手。她从不在乎女儿的感受,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女儿身上。
有一次,女儿偷偷背着她在外面打工挣钱,想买一个新书包,结果母亲以为是她偷的,便用刀把她的新书包割得粉碎,在女儿阻止的时候,母亲情绪激动,划到了女儿脸上,血淋淋的。
女儿再也受不了了,尖叫着跑出去,想要寻求隔壁钢琴老师的帮助,却没想到对她温柔、给她人生带来一丝光明的钢琴老师,其实也在被自己的父亲打骂。
具惠善想通过这部影片,来讲述病态母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想告诉观众,社会上存在不少这样让孩子承受痛苦的病态亲情,这样的感情我们无法阻止、很无奈。
这样的成长经历导致女主角衫在长大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也没有一丝高兴,反而觉得很崩溃,因为从小母亲对她的爱让她有了阴影,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为人母。
虽然在最后,女儿通过自我救赎和身边人对她的爱,让她原谅了母亲,也体谅了母亲把自己当成生命的全部,但终究不能回避的,还是这个社会上仍然存在相似的情况。
《女儿》这部电影用简单的画面和构图,传达的思想也没有很难理解,所以总体而言,这部电影还是挺“直接”的。
【温情】
首次执导编剧电影的具惠善,能拍出这样一部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并且在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和第45届印度国际电影节上都有提名,已经证明了《女儿》在电影届的地位。
看过韩国电影,就一定知道韩国最爱拍一些由社会现实改编而成的电影,影片沉重压抑,看到最后并不会给观众带来曙光和希望,而是社会真实的黑暗和沉甸甸。
所以《女儿》这部现实电影其实和其他同类电影的感觉还不太一样,从画面偏光明的感觉就能看出来,具惠善还是没有把影片中母亲的形象压得太低,她批判被歪曲的母爱,但她也想让观众理解这些可怜的母亲。
影片最后,具惠善把母亲比作女儿的影子,是一直保护她、希望她不受伤害的人。镜头里,母亲看到成年的女儿在吃棉花糖,也没有一把抢走,凶神恶煞地质问她,而是满脸笑意,轻声说了一句:“我的女儿想吃甜的了啊。”
作为具惠善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女儿》算是很不错的作品了,也很值得每一个人去感受这部影片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女儿》在刻画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矛盾方面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看这部电影会让孩子产生共鸣,母亲在看了这部电影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虽然韩国的家庭教育可能与中国的不同,但是和中国家庭教育相同的是,很多父母并不知道该如何跟子女沟通和表达。看完这部电影会让人反思很多东西。
具惠善在这部电影中运用自己善用的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影像之间的美学的构建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感受。在电影中,女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母亲的房间都是灰暗的,用色彩来展现主人公心理的灰暗,在故事的讲述上很有具惠善的风格,所以这部电影是一部很不错的文艺片。
这部电影很能够引起那些在童年时期受过伤害的人的共鸣。不光是在韩国,在全世界家暴都是一个对青少年影响很深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在这部电影中,具惠善用一个特殊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发了疯的母亲和被她家暴的女儿之间的故事。以她独特的角度向观众展现了母亲对女主的影响,原生家庭带给女主的伤害是致命的,这种影响一直伴随着女主的成长。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即使没有受过家暴的人也很有感触,因为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做事风格和性格都对我们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我想这一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体现。这部电影在这一方面的展现值得引起所有的人的反思,但是电影中为了故事表达好像把母亲的角色刻画的太过于疯狂,为了更好的讲故事把母亲的形象刻画到极恶,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不相信母亲会做到那种地步,虽然会家暴,但是不会有母亲会对儿女没有爱的。所以在角色性格的刻画上,这部电影做的并不是很好,有点极端。
在这部电影中,具惠善为了从母亲对她的影响中走出来做了很大的挣扎,经受了很多的痛苦,但是所幸的是最后还是走了出来。所以这部电影还有一定的治愈作用,告诉观众没必要太过于纠结童年时受到的父母的伤害,要勇敢的走出来,虽然过程可能很痛苦,但是只要想要做出改变那么就会有所改变。电影中,母亲的去世也使得女主走出了母亲带给自己的伤害。我想,具惠善想要通过这部电影能够给曾经受过伤害的观众能够有勇气走出童年时的伤害,给还在挣扎的观众鼓励。
在这部电影中,作为导演和女主的具惠善的演技很好,再加上这部电影作为文艺片非常适合具惠善的风格,所以看这部电影中具惠善的诠释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而且电影中具惠善母亲的扮演者沈慧珍把疯狂自大的母亲的形象也诠释的很到位。还有扮演具惠善年幼时的演员玄升玟的演技也很到位。整部电影中的演员的演技都对角色的诠释的很到位。综上。这部电影是一部很治愈的电影。
看完电影《女儿》,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急切地去网上想要找到更多关于它的资料,想要寻找更多我心里的那种声音。可是当我看到豆瓣给它的评分只有6.2分的时候,我失望了。在很多人的眼里,电影讲述的只是一个被母亲过度溺爱和控制的女儿所经历的悲惨童年。影评中大多数人只是将它做为一部商业电影去评判好坏,甚至有些影评一直在吐槽身为编剧和导演的具惠善将自己拍的太美。
突然想起曾经不知道谁说过的那句话,有些电影,只有懂的人才明白。
《女儿》不是一部温情走向的电影,大半部分都是阴郁、灰暗的。开头女主回忆起自己的母亲,那个会为她做好饭菜,愿意等上她一天的母亲;那个像影子一样时刻陪着她的母亲。镜头下,女主回忆里的母亲,会每天将家里打理的一丝不苟,会每天祷念圣经为自己的女儿祈祷。母亲在柔光中织着红色围巾的身影,温柔到了极致。可是谁曾想到,这样的一位母亲却是女主一生中的噩梦。
镜头一转,剧情开始倒叙式的发展,女主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令她窒息的童年。
女主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她骨子里透着的牺牲型人格让她的人生里没有了自我,只剩下自己的女儿。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里,她用尽自己的所能给予了女儿最好的生活。按道理说,女主的心里应该心怀感恩,可是她却并不快乐。
每次放学一回家,母亲都会让她脱光衣服后带她去洗澡,因为在母亲看来,她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待了一天,身上也会沾染他们的“恶臭”味道。
每次母亲做了饭菜,她必须得先说感恩的话语才能动筷,并且不可以用左手,因为母亲不喜欢这样。只要她表现的不好,母亲就会狂躁的将碗筷摔碎,朝她歇斯底里的吼叫。
每次的作业都不可以有错误,否则就要挨五下打。
晚上睡觉时不允许开灯,哪怕她极度害怕黑暗。
睡觉后,母亲会将她的房间门反锁,一晚上都不允许出门,连上厕所都不可以。
她想要和同学们一样拥有最新款的书包,于是在放学后靠着打零工去攒下书包的钱,却因回家晚被母亲暴打。
当她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买了那个书包牌子的山寨款去见心仪的男神,回家却被疑心极重的母亲拿着刀逼在角落。最后不仅亲眼看着心爱的书包被母亲用刀子一刀一刀的毁掉,甚至连脸都被刀子划破。
以上种种,你可能会觉得这位母亲根本不爱自己的女儿,她就是个变态!可是相反的是,女主的母亲很爱很爱她,爱到了骨子里。她将女儿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帮她安排好一切,把她当成一个婴儿般去呵护。她不想女儿将来步她的后尘,所以省吃俭用的给她买学习资料,督促她的学业。影片中,母亲从头到尾只有一位朋友,那个从未露面的多静妈妈。而她和多静妈妈交好的大部分原因只是因为多静是一个学霸,她可以从多静妈妈那里获得更多所谓的“学霸养成经验”。
女主的母亲一生都在为了女儿而活,你能说她不爱女儿吗?可是这样的爱却带着太多的强迫,她极度希望女儿能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却忽略了人的基本感情,最后导致自己牺牲了大半生的年华换来的却是女儿最极端的恨意。
《女儿》的前半段带给我的感觉真的压抑到了极点,那样毫无希望的童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逃离。可是人生总不会一直灰暗的,总有那么一束光会找到你,并温暖着你。影片中,邻居钢琴老师的出现想必就是女主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束光吧。如果不是有老师的存在,女主恐怕真的会成长为一个极度自卑阴暗的女孩子。
所以《女儿》的结尾是温情的,母亲去世后,女主回到了曾经逃离的老家,重遇了钢琴老师,并且再一次在她那里找到了对未来的期待。
故事就这样结束。可是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从头到尾说的都是母亲,那么女主的父亲呢?
影片中,女主的父亲总共只出场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家中,他很晚才回家,还没有吃过晚饭,猜测父亲的工作应该很忙碌但挣得不多。第二次的出现是在电话里,父亲告诉女儿,母亲得了绝症,而他已经没有钱了。第三次是在医院里,当时女主的母亲已经癌症晚期,而父亲则在床边陪着她。当女主走进病房与母亲言语激烈的争论时,父亲却在一旁看电视,完全插不上话。
我想这样的安排,绝非偶然。以具惠善的聪慧,她想要表达的绝不只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母亲在教育方式上的极端行为。藏在背后更深层的思考应该是我们当下很多家庭都在面临着的一个问题:丧偶式教育。因为父亲理所应当的以工作为借口推脱教育子女的责任,导致母亲既需要兼顾家庭日常又需要教导子女,没有丈夫帮忙分担压力的她情绪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久而久之则会养成狂躁症的习惯。而从小缺失了父亲教育的孩子,人格上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看了很多的影评,他们都在批判母亲的变态式教育,批评她不配为人母,却鲜少有人将矛头指向那个不负责的父亲。我想,这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吧。
而影片被打低分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题材的局限性。在很多观众看来,影片只是一个具有现实思考意义的故事,而只有少部分的人才有感同身受的类似的童年经历。还有很多的观众,他们还没有到为人母为人父的那个年纪,自然不能深刻的理解影片中关于女儿教育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女儿》是一部优秀的片子,无论是故事的连贯性还是倒叙式的拍摄手法都让人惊艳,而挑大梁的两位主角也是绝对的演技派。
如果你也有一个女儿,或者你将来希望能有一个女儿,那么请一定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部打发时间的电影。在韩国众多现实题材的电影中,像女儿这样的"深水区"电影其实并不常见。虽然讲述的是悲惨的故事,但它却区别于那些只为催泪的"卫生纸"电影,在未提及一个爱字的情况下,表达了救赎与宽恕的深刻主题。
简单的故事背后,是窒息的母爱。电影极真实的叙事风格,初一看电影,便让人有极强的带入感。随着剧情发展,我们渐渐能察觉出,剧中母亲对女儿的"关心"似乎是一种变相的虐待,几乎算作病态。
影片有两条时间主线。一是以回忆形式出现的女主小的时候。这一段故事是压抑的,悲哀的,幼小的女儿几乎被母亲摧残的不成样子,从身体到心灵,无一被放过。
另一个是长大后的女儿,我们不难看出,长大后的她,虽然远离了母亲的"关心",但无疑在童年长期的折磨中,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
影片更是在女主意外怀孕后,将这种心灵被摧残扭曲的无助和悲哀,推到了极致的边缘。
剧中母亲不止一次提到过后悔生了她,那么母亲对她所做的一切,难道就全是发泄和报复吗?
不,答案是爱。
暂且不用"天下母亲哪个不爱孩子"这样的言论来判断剧中母亲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当卧病在床,死期将即的母亲看到女儿时,藏不住的是她眼底的欣喜。
的确,影片压抑的表达方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爱意。虽然很多人谴责母亲的行为,却很少有人想要解救这位母亲。
剧中母亲手中时常握着一个十字架,甚至在她离世时,也抓着不放。这寓意其实母亲也需要被救赎。但无奈,我们看到的,只是这扭曲的母爱全部寄于一种信仰的悲哀。
母爱窒息,却无人救赎,这是电影深层的含义,也是它特殊的现实意义。
在冰冷和血腥的现实中,我们更应学会宽恕。一部好的影片,不仅要揭开事实的残酷,更应该化残酷为温暖,摒弃怨天尤人,给人以希望。电影以"女儿"为题,也是希望在看过影片后,人们应该学会宽恕。
导演在这里颇费心思。整部影片看下来,我们会发现,无论多么重要的片段,导演都很少使用背景音乐。
一是因为演员演技饱满,已足够撑起感情的起伏,二是因为导演将仅有的几次音乐,都献给了那几个少有的温情画面。
当女主走出那扇门,带上母亲织的红围巾,我们知道,一切都得以被宽恕。
这种宽恕被赋予一种特殊的仪式感,让整部影片压抑的感情都得到了释放,同时也有一股暖流冲入内心的某一个深处。不难看出,导演并不想将这种宽恕表现的多么伟大,而是通过一双紧握的手,一双闪着泪光的眼睛和平淡的对话,将无形的宽恕化为有形,让观众能更好得理解并体会这种温暖。
平心而论,这样优秀的电影远不止表达了这两种含义。但不变的是,优秀的电影,总能在悲哀中,埋下希望。
韩国电影有很多揭露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社会现实,电影《女儿》更是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不合理的爱,俗话说得好“太满则溢”,但不正确的疼爱也是不允许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但如果爱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那对于孩子的发展并不是有好处的。
《女儿》这个电影名字,一听起来像是讲述女儿的电影,但是内容却与观众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影片中展现的并不是母亲对于平常女儿般的宠爱,相反,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女儿歪曲的爱,母亲无时无刻监视着自己的女儿,还限制着女儿的自由,在女儿山看来,母亲对她的种种行为,并不是爱的表现,而是一种“魔鬼的虐待”。这部影片细思极恐,仔细想想,编剧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在影片中,母亲对她的待遇是通过成年后的她所回忆,然后展现给观众的,这样编排,让观众们能更仔细地了解电影的故事内容,明明是一个挺好的电影名字,却用不一样的情节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也是这部电影与其他电影不一样和更加独特的地方。母亲与女儿扮演者的演技也是很让人赞赏的,细腻的演技,灵活的表现,将充斥着“歪曲的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看过影片,也值得让人深思,母亲对女儿的爱到底该怎样表现,是通过自己的执着限制女儿的自由,还是放任不管,当今社会,一个家庭的管教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不管是已经作为母亲,还是以后将要作为母亲,都应该好好反思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