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关于惯性的问题,挺简单的,可惜我太笨 20
假设有两辆车甲和乙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两车形状一模一样),甲车上没有人,乙车上有一个人,且甲车的质量=乙车+车上那个人的质量。那么我分别对两辆车的同一作用点,同一方向,施加...
假设有两辆车甲和乙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两车形状一模一样),甲车上没有人,乙车上有一个人,且甲车的质量=乙车+车上那个人的质量。那么我分别对两辆车的同一作用点,同一方向,施加同样的力N,这个力刚好使两车停下来。而乙车上的人由于惯性所以还会往前倾(也就是说这个力没有使他停止下来!),可是明明施加了相等的力,一个正好可以使甲车停止,一个却只使比甲车质量小一点的车正好停下来,这怎么可能?!
还是说,由于乙车上的摩擦力使人最后停下来了(不再向前倾了)?而这个摩擦力不可能刚好等于由他的质量造成的使车停止的困难(简单的说就是由于人在车上,给整个车的质量增加了,所以惯性也随之增加,所以我需要付出更大的力也就是力N来阻止这个运动,使他停止。)如果可以正好等于,就请各位高手写出推导过程。
或者说有不有可能,停止这个车根本不需要力N,只需要停止乙车的力就够了,人的质量没有加进来?再或者是不是这个少了的力,是因为车子的停止,导致人与地面摩擦所废掉的力,这倒可以解释,但这样的话,岂不是,表面越粗糙,质量越小?也不可能啊!
希望大家详细说明,我初一,前几天刚想到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显然不合逻辑,唉,我只有网上求助了。 前两楼废话怎么那么多?不会就别来,你说我想的复杂了,那你就指出我的不对,解开这个问题,说空话谁不会? 展开
还是说,由于乙车上的摩擦力使人最后停下来了(不再向前倾了)?而这个摩擦力不可能刚好等于由他的质量造成的使车停止的困难(简单的说就是由于人在车上,给整个车的质量增加了,所以惯性也随之增加,所以我需要付出更大的力也就是力N来阻止这个运动,使他停止。)如果可以正好等于,就请各位高手写出推导过程。
或者说有不有可能,停止这个车根本不需要力N,只需要停止乙车的力就够了,人的质量没有加进来?再或者是不是这个少了的力,是因为车子的停止,导致人与地面摩擦所废掉的力,这倒可以解释,但这样的话,岂不是,表面越粗糙,质量越小?也不可能啊!
希望大家详细说明,我初一,前几天刚想到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显然不合逻辑,唉,我只有网上求助了。 前两楼废话怎么那么多?不会就别来,你说我想的复杂了,那你就指出我的不对,解开这个问题,说空话谁不会?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要想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需要一点高中物理的知识。。。先告诉你一个物理量:加速度a 它的物理意义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 也就是△V/△T 单位是m/s2 牛顿第二定律说 F=Ma 也就是说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它的质量与它加速度的乘积
好 现在来看你这个问题 设甲车质量为M 乙车质量为M1 人质量为M2 由已知得M=M1+M2 对甲车进行受力分析 在水平方向 只受推力N 因此加速度a1=N/M 对乙车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推力N以及人给车的摩擦力F 受力图你自己画下 乙车的加速度为a2=(N-F)/M1 因为人在车上 所以人和车的运动状态相同 即a人=a2(结合常识 若不一样 人就出去了。。)对人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 因此a2=a人=F/M2 所以F=M2*a2 代入上式 a2=(N-M2*a2)/M1 化简下a2=N/(M1+M2)=N/M=a1 因此甲车和乙车以及其上的人同时停下 不知道我这样讲你能不能明白~
好 现在来看你这个问题 设甲车质量为M 乙车质量为M1 人质量为M2 由已知得M=M1+M2 对甲车进行受力分析 在水平方向 只受推力N 因此加速度a1=N/M 对乙车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推力N以及人给车的摩擦力F 受力图你自己画下 乙车的加速度为a2=(N-F)/M1 因为人在车上 所以人和车的运动状态相同 即a人=a2(结合常识 若不一样 人就出去了。。)对人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 因此a2=a人=F/M2 所以F=M2*a2 代入上式 a2=(N-M2*a2)/M1 化简下a2=N/(M1+M2)=N/M=a1 因此甲车和乙车以及其上的人同时停下 不知道我这样讲你能不能明白~
展开全部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时事政治分享到i贴吧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给我写出关于抗震救灾的小报的内容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6-14 13:27
提问者: jqs123j - 二级最佳答案1. 自救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可能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这时应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想法逃离险境,如果床、窗户、椅子等旁边还有空间的话,可以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倒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移动。当几个人被压在一起,而周围又很容易倒塌时,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脱险。
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个星期,在某医院的废墟里挖出40多个仍然活着的婴儿。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适应新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惊慌,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是很有意义的。
地震中,在被压埋的期间里,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唐山地震时这类例子相当多。例如,有个小孩抱着枕头被压在废墟里,饿极了的时候,就用枕头里的高梁花充饥,坚持到获救为止。有一位居民被压埋后,靠饮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脚水而生存下来。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渴极了的时候饮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得救。
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4
给我写出关于抗震救灾的小报的内容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6-14 13:27
提问者: jqs123j - 二级最佳答案1. 自救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可能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这时应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想法逃离险境,如果床、窗户、椅子等旁边还有空间的话,可以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倒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移动。当几个人被压在一起,而周围又很容易倒塌时,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脱险。
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个星期,在某医院的废墟里挖出40多个仍然活着的婴儿。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适应新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惊慌,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是很有意义的。
地震中,在被压埋的期间里,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唐山地震时这类例子相当多。例如,有个小孩抱着枕头被压在废墟里,饿极了的时候,就用枕头里的高梁花充饥,坚持到获救为止。有一位居民被压埋后,靠饮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脚水而生存下来。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渴极了的时候饮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得救。
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4
参考资料: 没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想的的确太多了
惯性是一种属性
由于甲车于乙车加人的质量一样
其他所有的条件都一样
所以两车肯定是同距离长停下来
属性只于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这里只考虑质量
惯性是由摩擦力慢慢减小到无的
唉、你其实不要想地太多、很容易把自己弄晕的
惯性是一种属性
由于甲车于乙车加人的质量一样
其他所有的条件都一样
所以两车肯定是同距离长停下来
属性只于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这里只考虑质量
惯性是由摩擦力慢慢减小到无的
唉、你其实不要想地太多、很容易把自己弄晕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同学,貌似你钻牛角尖了,问题应该往简单的方面想,别把简单变复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