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型矿床特征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斑岩型矿体按矿石有用组分可分为银铅锌矿体、铅锌矿体、金矿体、铜矿体等,以银铅锌矿体为主,矿体呈规则透镜状产于花岗斑岩前缘带、主体带及接触带附近,部分产于岩体近根部带及外带火山岩中,产状与花岗斑岩产状一致(图3.2),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矿体倾角浅部至中浅部为10°~30°,中深部为35°~50°。矿体的分布与矿区中心式多阶段蚀变矿化叠加分布模式相一致,沿赋矿斑岩体中心向边部的内带—接触带—外带,依次产出绿泥石绢云母化带中的铜硫矿体、绢云母碳酸盐化硅化带中的铅锌矿体和碳酸盐绢云母化带中的银矿体。(王长明,2011)
3.2.1 斑岩型银矿体特征
斑岩型银矿体在矿田内广泛分布,产出严格受花岗斑岩体的控制,容矿岩石以花岗斑岩为主,次为火山岩,少量为沉积岩及变质岩。工业矿体以隐伏矿为主,部分矿化体已出露地表,主要呈规则透镜状产于银路岭一带的花岗斑岩体主体带至前缘带的内带及接触带附近,部分产于外带晶屑凝灰岩中。按产出空间位置,从上往下发育4个矿带,1号矿带主要产于含矿岩体上接触带附近,2号矿带主要产于含矿岩体内带,3号矿带主要产于含矿岩体下接触带附近,4号矿带产于深部,呈侧列式产出在含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其中以2号矿带为主矿带。总体产状与赋矿岩体产状一致,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浅部至中部为10°~30°,中深部变陡为39°~46°。矿体赋存于+357~-721m 标高间,主要矿体赋存于+200~-200m标高间,总体走向长1800m,倾向延深27~515m,矿体平均厚度为2.09~40.89m(912队,2009)。矿体呈透镜状、不规则似层状产出,其间大致平行排列,由中部向南西、北东两侧,矿体形态渐变为不完整,厚度逐渐变薄,规模逐渐变小,矿体在空间上呈叠层状产出。主矿体厚度变化不稳定,变化系数为85%~125%。银品位变化较均匀至不均匀,品位变化系数为88%~109%。1号、2 号矿带及3 号矿带局部被晚期钾长花岗斑岩脉、流纹斑岩脉破坏。与银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等,以绿泥石化为主,叠加其他蚀变且增强时,有利于银矿化,往往形成工业矿体(孟祥金等,2007)。
图3.2 冷水坑矿田100线矿体分布图
(据912队,1997,有修改)
3.2.2 斑岩型铅锌矿体特征
斑岩型铅锌矿体与银矿体常相叠相伴,且大多产于银矿体下盘,两者形态、产状大致相同。赋存标高+347~-740m,倾向延深断续1548m,矿体平均厚度为1.93~51.73m。主铅锌矿体倾向北西,倾角8°~36°,走向断续长1700m,倾向延深62m,断续1053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112%,品位变化系数:Pb 55%,Zn 49%。
斑岩型银矿体、铅锌矿体的平面、剖面形态变化较大。从不同标高的4个中段的矿体水平断面图(图3.3)可以看出,银、铅锌矿体自上而下具有如下的变化趋势:矿体形态由较完整到不完整,矿体规模由大到小,矿种由银矿向铅锌矿演化,矿化愈向下愈向北西偏移。在各个剖面上(图3.4,图3.5),矿体形态也同样具有较大的变化。从纵剖面及横剖面所展示的情况看,银铅锌矿体主要集中在鲍家矿区100~128勘探线一带,矿体形态较完整且厚度以及规模都较大,而沿走向两侧即向西南132线方向、向北东银珠山矿区107线方向,矿体形态逐渐变为不完整,矿体由厚变薄,规模变小;浅部至中浅部矿体形态较完整,厚度大,到中深部矿体形态不完整,厚度小;同时,从空间上看,银矿体主要分布在赋矿岩体的主体带至前缘带及接触带外带火山岩的碳酸盐绢云母化带中,而铅锌矿体主要分布在赋矿岩体主体带至近根部带及接触带的绢云母碳酸盐化硅化带中;矿体总体产状与赋矿岩体产状一致:在横向上矿体向北西倾斜,在纵向上矿体向南西略微倾伏(图3.5)(孟祥金等,2007)。
图3.3 冷水坑矿田斑岩型银铅锌矿体不同标高水平断面图
(据912队)
1—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上段;2—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中段;3—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段;4—上侏罗统打鼓顶组;5—下石炭统梓山组;6—上震旦统老虎塘组上段;7—花岗斑岩;8—流纹斑岩;9—钾长花岗斑岩;10—断层及编号;11—地层不整合界线;12—银铅锌矿体;13—铅锌矿体;14—勘探线及编号;15—A-A′纵剖面
图3.4 冷水坑矿田A-A′纵剖面银铅锌矿体分布图
(据912队,2008)
1—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上段;2—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段;3—上侏罗统打鼓顶组;4—上震旦统老虎塘组上段;5—花岗斑岩;6—流纹斑岩;7—钾长花岗斑岩;8—断层及编号;9—地层不整合界线;10—银铅锌矿体;11—铅锌矿体;12—铁锰铅锌银矿层;13—勘探线剖面及编号
图3.5 冷水坑矿田勘探线剖面银铅锌矿体形态对比图
(据912队,2008)
1—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上段;2—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中段;3—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段;4—上侏罗统打鼓顶组;5—下石炭统梓山组;6—上震旦统老虎塘组上段;7—花岗斑岩;8—流纹斑岩;9—钾长花岗斑岩;10—断层及编号;11—地层不整合界线;12—银铅锌矿体;13—铅锌矿体;14—铁锰铅锌银矿层
3.2.3 斑岩型金矿体特征
矿田金矿体分布广,但品位低,金矿化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矿化富集关系密切。金矿体可分为两类:呈独立金(Au>1×10-6)形式产出的金矿体,以及呈伴生金(Au>0.10×10-6)形式产出的含金矿化体,伴生产出的金矿化体又可以分为斑岩型与层控热液型两类(图3.6)。金矿体以金硫矿体、金铜硫矿体为主,次为金铅锌矿体、金银铅锌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体中的金矿体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于银珠山和鲍家矿区一带,以隐伏矿为主,呈不规则透镜状产于斑岩主体带至近根部带的内带及内接触带中,部分产于斑岩体近根部带的外带火山岩、沉积岩及变质岩中。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0°~50°,矿(化)体形态变化较大,个数多,但分散、厚度薄,赋存标高+220~-700m,走向长50~300m,倾向延深50~250m,一般厚度为1~9m,最大厚度为14.75m(ZK10014)。Au平均品位0.5×10-6~5.28×10-6,含Au最高48.67×10-6(ZK12308)。
图3.6 冷水坑矿田主要勘探线剖面金铜矿体形态对比图
(据912队,2008)
1—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上段;2—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中段;3—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段;4—上侏罗统打鼓顶组;5—下石炭统梓山组;6—上震旦统老虎塘组上段;7—花岗斑岩;8—流纹斑岩;9—钾长花岗斑岩;10—断层及编号;11—铜矿体;12—独立金矿体(>0.5×10-6);13—斑岩型伴生金(0.1×10-6~0.5×10-6);14—层控热液型伴生金矿体(0.1×10-6~0.5×10-6)
具有工业意义的是产于银珠山一带花岗斑岩体中的金矿体,分布于银珠山矿区。金矿体赋存于岩体的强黄铁矿化蚀变带中,呈不规则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0°~30°。主矿体分布相对集中于斑岩体下接触带,形态变化较大,厚度较小,由2~8个矿体组成。赋存标高+200~-150m,走向长50~600m不等,倾向延深50~250m不等,一般厚度为1~14m,最大厚度为24.27m(ZK12309)。Au平均品位接近5×10-6,含Au最高32.00×10-6(ZK3505)。
此外,银珠山矿区地表还产出一组受近东西向破碎裂隙带控制的金矿化带。其中4号金矿带规模较大,可分为东、中、西3段,断续延长700m。矿化破碎带切穿银路岭及银珠山花岗斑岩及火山岩地层,西端进入变质岩,被钾长花岗斑岩破坏,在破碎带中,见含Au黄铁矿脉或褐铁矿脉,脉宽0.05~0.50m。产状不稳定,主要倾向南,倾角75°~82°,Au含量3×10-6~10×10-6。向深部呈尖灭再现的小透镜体产出。产于矿田构造破碎带之中的金矿(化)体,可能为斑岩成矿之后形成的,与斑岩成矿系统关系不大。
3.2.4 斑岩型铜矿体特征
矿田内斑岩型铜矿体分布较零散,以铜矿体、铜锌矿体为主,次为铜铅锌矿体、铜银铅锌矿体等,主要分布于银珠山和鲍家矿区一带。容矿岩石以花岗斑岩为主,次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为隐伏矿,呈透镜状产于斑岩体近根部带至主体带的内带及内接触带附近(图3.6)。铜矿体、铜锌矿体以含铜硫化物矿脉(大脉状)产出为主,规模小,产状形态也较复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0°~50°。矿体分散,且厚度薄。赋存标高主要集中在+100~-150m 及-300~-600m两个区段。走向长50~200m,倾向延深50~100m,平均厚度为1~5m,最大厚度为11.98m(ZK10702)。Cu平均品位0.4%~3.0%,含Cu最高7.20%(ZK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