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宋教仁的原因何在
宋教仁是中国“宪政之父”,为中国的革命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这位伟大的革命运动者,最后却因为刺杀,年仅三十二岁便英年早逝,引起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宋教仁被刺杀的时候,国民党刚刚在1913年的中华民国国会上获胜。宋教仁正想以党首身份组阁,却突然遭遇了刺杀。
在孙中山等人的提议下,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公布《临时约法》,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想要借此来扩大总理的权利,限制总统的权力。然而当总理的位置就要落到宋教仁手中的时候,宋教仁就被刺杀了。
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约法,孙在提出辞职时附加了三个条件: 第一,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好削弱袁世凯和北方封建势力的联系;第二,新大总统在南京就任的时候,大总统才辞去职务; 第三,新大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
当时国民党内宋教仁主张法式责任内阁,支持袁世凯当总统。而孙中山主张实行美式总统制,想独揽大权,积极讨伐袁世凯。凶手应桂馨是共进会的头目,曾担任陈其美沪军都督府谍报科科长、孙中山临时政府代理庶务长,而袁世凯向来不涉江湖与黑社会。孙中山等人身兼革命家和青洪帮黑社会势力的双重身分,民国初年,暗杀政敌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1917年正值袁世凯约宋教仁赴北京商谈,因为当时的宋教仁作为民主的代表人士。但是在上海火车站,宋教仁被刺杀。据记载宋教仁死后双目不瞑,眼睛中还有泪花。这句话基本可以让我们明白,谁最有可能刺杀宋教仁,这个人应该就是孙中山。而且为了当时的革命,宋教仁确实不应该去见袁世凯。因为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已经暴露,袁世凯召见宋教仁,无非就是要利用宋教仁的影响力,达到削弱孙中山权力的目的。
宋教仁被刺杀的原因似乎就是上海滩流氓想讨好袁世凯谋升官发财,但从前两点分析来看,仅是洪述祖与应桂馨二人谋划,或许并非袁世凯本意,赵秉钧与宋教仁称兄道弟似乎也无动机。
而洪述祖其人倒是很差劲,为了讨好袁世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妹妹送给袁世凯做妾来拢关系(这也是袁世凯没杀他的原因之一吧),所以他会使出这种丧心病狂的拍马屁手段也是很有可能的。并且从宋教仁临终仍致信袁世凯这点来看,也似乎能洗脱袁世凯的嫌疑,仅仅是手下人妄揣圣意而做了过火的事。
袁、赵虽然并非刺宋主谋,他们与洪、应有着复杂关系。刺宋案发生后,袁为了避免案情冲击其竞选正式大总统,不仅放走了洪,而且阻止赵出庭应讯,这就使袁、赵105年来一直难以摆脱嫌疑。
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你想要的还残酷。关于宋教仁被刺经历,无需重复。宋教仁至死都未曾怀疑或者直接指责过袁世凯。
我且推测两种情形:
1、袁世凯手下献功说:
对于软硬不吃的宋教仁,袁世凯还是很头疼的。但他能容忍黄兴、容忍孙中山,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宋教仁,也没必要非要冒天下之骂名,杀之而后快。不排除是袁世凯当面向赵秉均表达了对宋教仁的不满,而赵则在内阁会议中暗示手下帮老大解决烦心事。于是洪述祖如此这般去买凶暗杀宋教仁。
2、国民党内讧说:
对于民国初年的社会风潮,一时政见不同,边刀枪相对的事情屡见不鲜。事实上,国民党与北洋政府之间,甚至国民党内部之间,常见龌蹉。
宋教仁用孙中山的名义,组建国民党,为了当时民国大选议会拉票,宋教仁纷纷邀请地区大佬加入国民党,一方面实现了国民党议会大胜,但另一方面也架空了孙中山。导致孙中山后来认为国民党已经叛变,必须另组中华革命党。
以孙中山与陈炯明、蔡锷、吴佩孚、孙传芳等旧军阀分分合合的经历,以及与黄兴等国民党创党元老的矛盾冲突来看,由他暗示或者指示人刺杀宋教仁,也存在一定可能。